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数字出版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出版社——高校教师谈理想中的出版社
2005年11月16日  来源:   浏览次数: 3957  发布者:root


  近年来,出版业发展迅猛,无论在自身建设方面还是在出版理念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高等教育类出版社来说,一个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变化就是:一改往日以产品为核心的出版理念,与终端客户“亲密接触”,选题策划与教学对接,更加贴近广大高校一线教师的需求。出版社与高校教师的密切程度,一定程度上成为该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高校教师的需求和看法,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出版社视为“上帝宣言”,成为完善和调整自身的“金科玉律”。
  基于此,本报特收集了众多高校教师对出版社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心声,能激发教育类出版社新时斯的出版思想。

  ■ 西安科技大学教材科教师 李辉
  理想的出版社应当关注教学各个环节的需求。比如在高校,不光学生要学习,教师们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渴望拥有适合自己专业的教师用书。但在现实中,教师用书却是品种稀少,即使有一些,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教师需求。究其原因,无非是教师用书市场空间小、利润低等。但我认为,对一个旨在为中国教育事业服务并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出版社而言,教师用书应该被当做此产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做。

  ■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刘
  理想的出版社应该是以教材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来拼市场,而不应该把重心偏移到手段上。
  以外语教材为例,目前出版领域和消费市场总体处于一种无序和恶性竞争的状态。虽然各出版社都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但在市场经济的洪流里,出版社却往往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出版社想尽千方百计,如以对教师进行培训为名,组织参观旅游等。当然,出版社也有说不尽的苦衷。某出版社的市场部负责人曾直言,哪一个暑期他们在某处的“培训”没有搞,或搞得“不理想”,那个地方的教材订数就直线下降。因此,出版社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保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上。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师 张占军
  理想中的出版社是能够和教材使用者建立长期、稳定联系,能够经常倾听教材使用者心声的出版社。
  举个例子。今年5月,在“教育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内容和教学软件系统展示及师资培训活动”上,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分别设报告厅,请试点院校老师介绍经验,以便其他试点院校或即将进入试点的院校借鉴。在这次会上,和很多教师一样,四个出版社的报告厅我都去听过。在某大学出版社的报告厅里,出版社给每位去听报告的教师都发了一份关于教材使用方面的调查表,并给每位认真填写表格的教师赠送小礼品,这种用调查表的方式了解本社教材产品使用情况的办法本来是很好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调查表上明明说了要给教师一些回馈,最终却杳无音信。这无疑使一条畅通的沟通链条断裂,教师的意见无法反馈给出版社,出版社也无从听取教师的意见。这样一来,一些有问题的教材也得不到及时修订,教师也就只能最终放弃使用这本教材,而改换其他版本的教材。因为,学校使用一本教材的时间一般为2-3年,是否继续采用,则要看教师使用的反馈意见,而教材到教师手中,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教学实践才能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出版社不经常和教师保持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教师就会推荐使用市面上同类教材中更优秀的品种。

  ■ 宿州学院教师 杨宝生
  理想的出版社应该像一位儒商,厚重而非浅薄,殷实而不唯利。
  希望出版社的出版工作,特别是教材出版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百年大计作用,切莫误人子弟。毕竟,弘扬文化、传播文明是出版社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大学出版社更不同于一般商业出版机构,不应该以追求商业目的为主要动机,而应该利用大学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优势、坚实的学术力量,以弘扬大学的学术精神为其办社目的。

  ■ 海军工程大学副教授 刘 艺
  理想的出版社应该是那些乐于与读者保持互动的出版社。或许,在校园里就能与他们的编辑或策划人不期而遇,而他们的作者、译者可能就是你最熟悉和崇敬的一线教师。
  好的出版社并不要以大而全作为出版目标,而是要以特色取胜。比如,本人所使用的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计算机科学丛书”,就很好地贯彻了“出版要为教育服务”的宗旨,以独到的眼光精选国外优秀教材,组织专家翻译,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被众多高校广泛采用。

  ■ 华侨大学教材科科长 陈安邦
  理想的出版社应该是产品结构和配套产品齐全、信誉好、服务体系完善周到的。在服务体系上,理想的出版社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要提供自由化的服务。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在选课15天后才决定是否选该教材。而出版社发货太慢,凑够一车才发货。希望出版社能在我们提供报单之后随时发货;二是要留一定利润空间给中间商,这样就不用投标了,同时也为教材科节省了人力物力;三是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不能仅仅是送样书,而应该经常进高校,了解并研究教学情况,把握教学需求。

  ■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邱兆祥
  理想的出版社应该做到:教材和专著出版并重;扶持学术出版;杜绝买卖书号,并能在印数方面放开。
  从金融学专业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目前感觉比较优秀的出版社有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大学教材方面的成就很大,教材质量也是一流的。后三家出版社是专业内的权威出版社。一些有品质的教材和专著都是这些出版社推出的。

  ■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韩升
  
理想的出版社应是在以下三方面做得都很好的,这三方面包括:
  首先,作为教育类出版社,在整体机制上应该能跟大学教学改革配合。现在大学各专业的教学改革步伐很快,很多教材跟不上形势了,如果能及时出版一些反映教学改革成果的教材,及时修订相关教材,必然能成为出版社的常销书;其次,应该持续不断地加强学术出版建设。现在学术专著出版很困难,尤其是印数要求很高,希望能解决这方面的矛盾;第三,服务不但要做到学校,还要做到学生那里,要和学生建立起联系。目前的情况是,除了老师推荐选择一些图书供学生阅读以外,学生,至少北京和上海的学生的阅读面很广,所以出版社做学生的工作很重要。不过,目前教材和著作的定价对学生来说都太高了。
  目前,感觉比较优秀的出版社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朱耀志
  一个理想的出版社,首先应具有传播学术与知识的功能,具有影响社会、启迪思想的教育功能;其次,要诚信经营。出版活动讲究利润,但商战的真谛则是做人之道。做人以诚,做事以实,才能赢得市场;再次,要注重出版的质量,这对于医学教材出版来说尤为重要。

  ■ 泰山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鲁 雯
  理想的医学出版社应该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编辑队伍。
  以医学为例,现在医学领域中很多学科都在进行交叉,并且出现了一些边缘学科。这就要求出版社的编辑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专业知识要通、要深、要广,不能只局限于医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错,才能和广大编写者们一起打造出优秀的高质量教材。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裘建新
  理想的出版社应是: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更加积极主动。比如直接深入高校进行约稿、样书展览;组稿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现在出版社由于对市场利益过分看重,在出书的质量上有欠缺,环节控制上把关不严,出书时间从选题、约稿到成书出版,时间太短,所以对质量没有保证。一些出版社仍然存在教材包销的现象。建议出版社在教材的选题环节上要更加认真,多采取竞标的形式,从众多参选的提纲中择优出版。同时,对出版流程的管理要加强。要把出好书、出高质量的书作为最终目的。

  ■ 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 张艳青
  简单地说,理想的大学出版社就是能够立足高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大学出版社对图书出版方向的定位,是他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出什么样的教材,为哪个层次的教学提供教材,是一个关键问题。例如,目前一些出版社出版了所谓的“应用型”教材,既不同于教学型的教材,也有别于研究型教材,但定位又高于高职教材,所以让人感觉很奇怪。此外,对教材的定价也要合理。现在一些出版社出版教材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对传统教材进行改版重修时,教材内容并没有太多变化和

公司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Copyright © ru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70548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