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上书城 > 教育信息汇编
教育信息汇编 第六期
2018年03月29日  来源:   浏览次数: 600  发布者:root

       

 教育简讯

全面二孩一周年:过半家庭不愿再生有人直呼养不起........................2

北京将新增万余个幼儿园学位应对“二孩时代................................4

广州公办幼儿园实行网上报名.........................................5

“学前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童年................................6

幼儿园设“奖学金”,教育部门称涉嫌违....................................8

幼儿园1班1天来8个小朋友 宝宝提前进入寒假模式............................10

幼儿园接宝回家 家长须知的几个忌讳........................................12

世界教育信息

波兰开办幼儿园条件苛刻 入托难严重....................................13

美国幼儿园收费也很昂贵................................................14

英国公立幼儿园免费 也存在入托难问题....................................15

比利时全国实行免费义务幼儿教育........................................16

专家论教育

弘扬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17

重塑教育理念 回归教育价值............................................21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 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24

地方高校怎么在特色上做文章............................................26

幼儿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探讨...............................................29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的幼儿科学教育思考....................32

论幼儿园安全教育......................................................34

3-6岁到底应该“教”什么?...............................................36

如厕训练,家庭的战争!.................................................41

宝宝入园前家长要准备和注意什么............................................44

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玩的5个数学游戏 ........................................47    

幼儿园放学接孩子回家需注意哪些问题........................................49

教育简讯

全面二孩一周年:过半家庭不愿再生 有人直呼养不起

2017-01-03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结束了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两孩”时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一孩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如何?对于二孩生还是不生,大家到底在顾虑什么?已有二孩家庭面临哪些困惑呢?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同时,报告对于破解居民不想生、不敢生等难题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不想再生

  全面二孩政策,是党和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生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老龄化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从2016年4月开始历时半年,开展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范围包括北京、辽宁等10省(区、市)的0到15岁儿童的父母。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介绍,参与本次调查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为53.3%,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为26.2%,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计为79.5%。在发达省份和城市家庭中,生育二孩的意愿相对较低。从地区来看,北京和东部省份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最高;从家庭类型来看,城市普通家庭已有二孩的比例最低,为29.6%,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为55.9%。

  那么,影响生育二孩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调查显示: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状况和家庭状况,是影响父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陈晓霞分析,此次调查显示,80%的父母在考虑是否生育二孩时首先是考虑公共服务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孩子入园、升学的情况”、“婴幼儿用品质量”、“生活地区环境状况”、“孩子看病就医的便利程度”。70%左右的父母认为,“母亲的精力”、“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有人帮助照料”、“父亲的精力”等家庭状况也是影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另外,调查还显示,已有二孩家庭和一孩家庭父母愿意生育二孩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为了“家庭的快乐与完整”、“陪伴第一个孩子”和“想要儿女双全”。同时,目前超过50%的二孩家庭对两个孩子的养育存在新的困惑,例如:如何与两个孩子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等,二孩家庭家长希望获得多样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反映突出的问题是养育成本太高

  本次调查还就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包括突出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完善政策体系,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等,这些对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国居民走出不想生、不敢生的尴尬局面?

  陈晓霞表示,由于生育成本、经济负担、照料负担等问题,相当一部分家庭存在“不敢生、不愿生”的现象。

  陈晓霞指出,在部分地区生育二孩意愿有待提高,存在不敢生、不愿生等现象,亟需各级政府完善配套政策,调整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布局,为妇女生育、幼儿养育、儿童发展提供保障。

  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朱宗函表示,养孩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者孩子父母的事情了。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想法建议,“养育下一代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不仅仅是父母的事情,而是国家,是各级政府,全社会都应该支持的。家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养育成本太高了,是否可以在小孩一定年龄的养育阶段,把个人所得税征收予以减免来减轻养育孩子家庭的负担等等。这次报告提出了很好的参考价值,那就是如何加强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家庭养育的支持。”

  影响二孩生育的因素中,照料负担也是其中之一。目前许多年轻父母,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父母,普遍存在需要祖辈帮助照料孩子的情况,因此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朱宗函研究员认为,祖辈代养现象目前来看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至少在近一代两代甚至三代过程中,都是很难改变的现实。我们应该接受这个现实,不能总说老人带跟妈妈带相比怎样矛盾,是不是不合适等等。”

  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二孩养育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当地相关部门也在为此积极进行各种调查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部长顾秀娟提出,儿童的托幼是衡量社会保障、儿童福利水平的重要方面。合理布局公共托幼资源,满足家庭托幼服务水平,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托幼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责任,才能更好地支持家庭教育发展,提高生育率。

北京市妇联副巡视员孙凤兰建议,一个就是提出政府制定行业标准和财政支持性政策,结合北京实际情况,第一步的重点是首先推动2—3岁托幼机构建设;第二个建议就是整合资源,鼓励符合标准的民办企业建设托幼机构。

 

 

北京将新增万余个幼儿园学位应对“二孩时代”

2017-02-03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了解到,2017年北京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增学位万余个。

  “近年来,由于大批原本隶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退出以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导致北京等大城市出现公办幼儿园供不应求的现象。”北京市教委委员冯洪荣表示,此外,因“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叠加效应,使得学前教育供需矛盾更为尖锐。

  冯洪荣介绍,目前北京在研究如何提供充足的学前教育学位,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增加公办园数量,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普惠性幼儿园。“对于空间、安全和声誉等方面达到相关标准的民办幼儿园,政府可以通过奖励、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调节其收费标准。”

据了解,2017年北京各区将加大学前教育学位的供给。具体来说,东城区将通过改造春江小学、竣工东城区第二幼儿园崇外分园等,新增10所幼儿园、1500个学位;西城区将新增政府办园学前学位不少于700个;朝阳区计划开办10所幼儿园,新增学位3200余个;海淀区计划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000个;丰台区通过建设3至5所高水平民办园等,增加学位约6000个;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也将新建32所幼儿园。

 

广州公办幼儿园实行网上报名

2016-07-08来源:北部湾晨 

     广州市教育局去年公布了公办园招生细则。双胞胎或多胞胎报读教育部门办幼儿园(以下简称公办园)有两种方式可选择,但选定后不得更改。第一种方式是“一号派位,同园录取”;第二种方式是“多号派位,按实录取”。

  市、区公办园首次同时同台报名派位

  2015年广州市、区公办园面向社会电脑派位或其他方式招生的比例不低于85%,从2016年起不低于90%。

  与往年不同的是,去年广州市、区公办园首次在同一时间、统一平台开展招生报名电脑派位工作。符合报名资格的幼儿家长登录广州招考网的幼招服务平台(www.gzzk.cn),在充分了解各幼儿园的招生计划和实时报名情况后,填写幼儿及监护人基本信息和电脑派位招生志愿,进行实名制注册后完成网上报名。

  已被录取的不能再报名。在电脑派位报名前已被广州市公安局机关幼儿园和性质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市、区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确认录取的幼儿,不得再参加其他公办园电脑派位报名。

  网上报名最多可报两个志愿

  网上报名设志愿两个,第1个志愿为市公办园,第2个志愿为区公办园,每名幼儿最多只能填报1所市公办园志愿和1所区公办园志愿,可以只填报1所市公办园志愿或只填报1所区公办园志愿。

  报名时间截止前,幼儿家长凭幼儿身份证号和密码可登录幼招服务平台进行基本信息的修改。逾期未完成填写或未提交的报名更改信息将不予生效,系统以报名截止时间即4月23日15时前已提交的信息为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登录标识,在报名信息填写完毕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因此请幼儿家长务必在提交信息前再次仔细核对身份信息,确保信息准确。

  报名截止后随即举行电脑派位

  网上报名截止后,随即举行电脑派位,并通过广州招考网第一时间公示录取名单,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被市、区公办园电脑派位摇中的幼儿,家长只能选择其中一所幼儿园在规定时间内前往幼儿园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核完成后另一所幼儿园的录取资格自动失效。

因幼儿资格审核不符、提供虚假资料或在规定时间未前往幼儿园参加审核和注册的,取消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空缺名额,按排位序号依次补录。

 

“学前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童年

2016-12-12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深圳一家幼儿园因拒收残障儿童而与家长发生冲突的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也再度把特殊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推向前台。数据显示,我国有170万名0到6岁的特殊儿童,70%以上无法接受学前教育。全国230万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职前特殊教育课程培训,这导致许多幼儿园不敢收特殊儿童入园,即使收进来也不会教,只能“晾”在一旁。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入园儿童2008.85万人,其中特殊儿童占不到20%。“社会有责任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的童年。”在这种理念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一条“学前+特殊”的融合教育模式,通过培养优秀的特教幼师,帮助特殊儿童回归幼儿园。

从无到有的“学前融合教育”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为残疾人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本科院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主动担当起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学前教育的重任,于2003年开办“学前融合教育”。

      “学前融合教育”源于一次心灵上的触动。13年前,该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新学目睹一位母亲带着弱视儿子报名幼儿园,被拒之门外。“那天很冷,但这位母亲带着儿子在幼儿园门口从早站到晚,最后哭着离开了。”年轻的特教老师心头一酸,眼眶红了。从那一刻起,刘新学决心做点什么,让这一幕不再发生。正是这一点由爱心萌发的力量,催生了“学前融合教育”的生根发芽。

学科建立的基础是丰富的教材教参。当时,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相关教育资源和教学策略极为匮乏。“我们翻遍全江苏的图书馆,也只找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这一本专业书。”眼前没有路,只能靠着双脚踩出一条路。刘新学与学院特教老师从头干起,白天讲课晚上写书,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学院老师自编的《学前儿童游戏》《特殊儿童心理学》《自闭儿童行为指导》《手语教程》等已成为学前特殊教育领域内颇有影响的精品教材。针对特殊幼儿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建立起来,手语课、盲文课、特殊儿童的发展与学习、特殊儿童行为训练、自闭症儿童思维训练等课程被列入必修科目。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填补了我国特殊幼儿教育的人才缺口。

     “理论+实践”的学前特教培养模式

    “将右手的四指与拇指相捏,手背向上横放在胸前,缓缓向上抬起,五指渐渐张开,象征天色由暗转明,这个手势代表‘早上’,然后伸出大拇指,这就是‘早上好’的手语表达。”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老师季筱栀正在教授手语。

   “把特殊教育课程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是学院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关键一步。”刘新学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特殊+学前’的教学模式,让这些未来的幼师在学校里就能掌握特殊儿童教育方法,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了理论,更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胜任特殊幼儿教育工作,学院与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玄武区残疾人联合会等机构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实习,近距离接触特殊儿童,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

13年的耕耘,学校培育了1500多名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为有特殊儿童的千万家庭贡献力量。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传耿说,“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没有先例,让社会接受它也非易事,但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希望有一天,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回首往昔,会觉得童年是完整的、幸福的。这是一个梦,一个关于‘爱’的梦想。”

         幼儿园设“奖学金”,教育部门称涉嫌违规

2017-01-03来源:现代快报

    孩子入园才三四个月,怎么评好中差?跟学费挂钩,又是什么情况?”近日,南京栖霞恒海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反映,幼儿园设立了所谓的“幼儿奖学金”,这笔钱不是直接发放,而是在预收的下一学年上学期学费中减免,对于部分家长来说,既要提前缴费,还要忍受不公平感的煎熬,真是挺闹心。

  家长:幼儿园设“奖学金”,就为提前收费

  28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其中两位家长,她们孩子都上小班。据介绍,在11月中旬,幼儿园开展了考核工作,而这次考核不是说着玩玩,考核中要评出三个等级,并享受不同的待遇。

  “一等奖学金有5000元左右,二等的有2000多元,三等的就很少了。”据家长说,这个奖学金是在班级老师发的短信中明确提到的,但同时幼儿园又表示,这是一种学费优惠,所获的奖学金会在预收的学费中减免。

  据了解,投诉家长所在的小班有20多个孩子,此次评出的一等奖学金有两名,还有大部分都是二等奖学金,只有三个孩子是三等,实际上按他们理解就是最差的。

  据这两位家长表示,她们孩子都是小班的,尚不懂事,到底幼儿园是怎么进行考核评定的,“标准是什么,至今我们也不太清楚。”

  此外,这次考核有没有意义呢?家长表示,孩子9月份才入园,4岁的孩子肯定有一个适应过程,结果11月中旬就开始考核了,实在太过仓促。听说考核的主要是出勤率、期末对孩子的综合考核以及家校沟通互动的情况。家长们认为,这次的考核评比,其实质还是为了催缴下一学年上学期的学费。据了解,该幼儿园一个月的学费是5000元,考核较好的,家长可以在缴费时相应减免一点。

  园方:不是奖学金,而且预收的学费可退

  随后,记者来到了恒海幼儿园,园方一位姓杨的负责人表示,这件事有一定的误解。他们没有给家长发钱,而是在预收的学费中减免,另外也不是给孩子评等级。

  她说,这次考核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分为“优秀、良好,进步”三个等级,是给家长评的。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园方认为,孩子的教育,家长起很重要的作用,家庭延伸、家园沟通很重要,家长积极配合,孩子才能教育好,所以才会用这种方法督促家长更好地与幼儿园配合。

  她还介绍说,由于这次考核与预收的学费挂钩,所以之前就有家长向上级部门投诉了。因此在12月12日,他们就贴出了通告,“上级部门接到家长举报我园跨年提前收费,请已缴费的家长至财务部办理退费手续,为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教育局:不赞成此类评比,提前收费属违规

  栖霞区教育局托幼办主任王芸也赶到了现场。她表示,此次收费涉嫌违反相关规定。

  按照此前的收费单,学费分两次收取,其中12月19日之前要求缴纳2017年9月份到2018年初的费用,2017年6月20日之前,要求缴纳2018年初到2018年6月份的费用。延期缴纳,则不享受学费优惠。

  2012年颁布的《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保教费、住宿费按月或者按学期收取,由各市、县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确定。保教费、住宿费不得跨学期预收。”

  对此,教育局表示,要求幼儿园对已收费的实施退费。此前也已经对园方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对于所谓的考核以及划分等级,王芸也表示,针对幼儿园孩子进行此类考核,他们是不赞成的,因为孩子各有各的优缺点,天真浪漫,都是独一无二的。幼儿园和家长需要的是营造一个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1班1天来8个小朋友 宝宝提前进入寒假模式

2017-01-06来源:云南网

  最近天气变冷,昆明有不少幼儿园家长在微信朋友圈中称:小朋友放学回家有点伤感地说,今天只有8个小朋友上学,难道他们都生病了吗?话题一下在朋友圈引发热议,家长根据家庭的出行安排,帮孩子请病假提前进入“寒假模式”,这样真的好吗?有教育专家称,这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上学早走或晚走、上还是不上是可以商量的,会为以后的教育带来麻烦。

  家长: 更多的陪伴没什么不好

  赵女士是全职太太,对她而言,女儿和家里的一日三餐就是她生活的全世界。去年,眼看暑假快到,不料女儿不慎手受伤,虽不严重,但为保安全,还是请假在家休整。不知是痛在作怪,还是怎么着,女儿那几天显得很是烦躁,赵女士烦不胜烦,干脆带着女儿回老家了。

  赵女士说:“宝宝上幼儿园时身体适应能力还比较差,容易生病,一生病就请假,学生请假频繁也正常。到了小学,学业繁重了,还要参加期末考试,想请假都难了。”不过,赵女士也表示,“有时候给孩子请假也是出于无奈,不然也不会轻易让孩子缺课。”

  “孩子在幼儿园里主要是以玩为主,学不到多少东西,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是尽可能地多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多接触一些在幼儿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杨先生觉得有舍有得,各取所需,家长有时间陪孩子的话,提前给孩子步入假期也没有什么不好。

  老师: 不提倡提前给孩子放假

  一所幼儿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幼儿园的放假时间跟法定节假日并无二致,确实存在许多家长给孩子请假提前步入寒假的情况,一般在正式放假前一星期内现象比较普遍,多是家长带孩子出去旅游、提前回家过年等。遇到这类来请病假的家长,老师一般会建议他们让孩子坚持到最后,若家长一再坚持的话,只好准假。

  “一般幼儿园里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我们班而言,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坚持到最后。”李老师说,虽然幼儿园里也会在每学期结束时对学生有考核,但家长对幼儿阶段的教育不太重视,往往容易忽视。李老师建议,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人交往的能力等,是为小学打好基础,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

  李老师还称,班上请假人数过多也会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剩下孩子的听课状态,且小朋友的从众心理也比较强,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别的同学也产生厌学情绪,不提倡家长帮孩子请假提前步入假期。

  专家:  教育孩子需做好家园配合

  对于幼儿园里诸多家长为宝宝请病假提前进入“寒假模式”的现象,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王艳玲表示,“我很不赞同家长的这种做法,不管是带孩子出去旅游,还是提前回家过年,家长都要合理规划,充分尊重、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给孩子好的教育需要家园共同合作。”

  王艳玲说,许多家长称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是为孩子好,这是好事,但孩子的假期那么长,不在乎这几天,会否是家长打着对孩子好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家长提前给孩子请假步入假期,这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上学早走或晚走、上还是不上都是可以商量的,会为以后的教育带来麻烦。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幼儿教育,合理规划家庭计划,如遇见特殊情况,要提前和老师进行商量,尽可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不然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将很难开展。”王艳玲说,每个学期都要有始有终,让孩子学会守“规矩”,让孩子参与学校的每一次活动,在此之余家长再来安排家庭计划,家园合作共同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幼儿园接宝回家 家长须知的几个忌讳

2016-08-26来源:网易

  孩子入园了,家长在接孩子回家路上一定不要犯下面五个错误哦!

  1、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2、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3、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4、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的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5、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

  其实大多数时候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苦乐交织的,适应期过后的宝宝会很快结识很多好朋友。

 

 世界教育信息

                   

                      波兰开办幼儿园条件苛刻 入托难严重

来源:国际在线

  在波兰,幼儿园的数量能不能满足适龄孩子的需要呢?

  在波兰上托儿所和幼儿园难的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话题。据波兰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波兰现有8400个公立幼儿园和1600私立幼儿园,但3-6岁的孩子有约160万人,只有40%的孩子有机会上幼儿园。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们不惜排大队、托关系、找熟人,有的家长甚至为还没有出生的孩子提前登记报名。今年年初,波兰中北部城市比德哥什的一家私立幼儿园开始2010-2011学年的报名,有近百位家长提前12个小时就在幼儿园的楼前排队,因为天气寒冷,他们带着保温瓶和毛毯,排了一整夜的队,但有幸能上这家幼儿园的孩子只有28个,另外25个孩子在候补名单里,其余的家长则只好望洋兴叹。在波兰的其它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一家私立幼儿园的园长说,他们幼儿园去年年底开始报名,不到两周,所有的名额都满了。愿意来他们幼儿园的孩子如此之多,现在名单已经排到2013年了。

   那么为什么孩子上幼儿园这么难?波兰政府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报道,在波兰入托难,主要是由于波兰对开办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条件苛刻。比如,托儿所必须要有相当大的室外封闭区域和供孩子玩耍的器械。托儿所的负责人要有教育或护理方面的高等学历,并有3年以上的职业经历,要保证一个孩子至少有3平方米的空间,孩子们有单独的游戏室,单独的睡觉房间。此外,还要有专门的放脏尿布的房间,放脏内衣的房间,而且每个房间都要有单独的出入口。在厨房必须有单独放置鸡蛋的储藏间和存放土豆的仓贮间。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已经先后有100多所托儿所关闭,约三分之一的县根本没有托儿所。一些私人投资者打法律的擦边球,开办所谓“幼儿俱乐部”,但费用昂贵。在华沙,一个月的托儿费甚至高达1600兹罗提,相当于4000元人民币。入托难问题应经引起了波兰政府的重视,他们打算花大力气解决入托问题。波兰劳动部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修改草案,现正等待批准。根据新法规,除了常规的托儿时间长达10小时的托儿所外,还将开办被称作“小幼儿园”的“儿童俱乐部”,每天开放5小时,由专业教师和受过培训的志愿者当幼儿教师。此外,波兰劳动部长还建议,对于合法雇用保姆的家长和为员工开设托儿所的公司,他们有关款项的支出可以免税。

  波兰幼儿园的收费情况怎么样?他们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根据地区的不同,幼儿园的费用也有一定差别。首都华沙费用最高。华沙公立幼儿园的收费一般在300-450兹罗提之间,相当于750到1000元人民币,舞蹈、英语、画画等额外兴趣班还要另外付费。低收入家庭可以获得政府幼儿教育补贴,大约为120兹罗提,约合300元人民币。私立幼儿园费用从200到350欧元不等。幼儿园里,玩与教的时间比例大致对半,但近年来的趋势是孩子学习的时间相对增多,孩子已经不象过去只是玩智力玩具。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推出了各种额外课程,3岁的孩子学外语已不足为奇,除了上跳舞课、唱歌课、画画课,甚至还有柔道训练和制陶课。越来越多的孩子还报名上快速阅读、快速记忆课以及帮助开发孩子动手能力的课程等。

  

美国幼儿园收费也很昂贵

来源:国际在线

 美国的孩子一般多大上幼儿园,幼儿园的收费情况怎么样?

  美国幼儿园收费不便宜

  美国的幼儿一般是年满三岁入园,如果能够大小便完全自理,能够自己吃饭就可以顺利入园,否则就会被劝退。三岁之前的孩子可以入托儿所,小的几个月就可以入托,但费用比较高。幼儿园的收费也不便宜,在我所在的弗吉尼亚州,一个设施中等的幼儿园一个月要1500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性价比远不如国内条件良好的幼儿园。在美国也有照顾低收入者的公立幼儿园,但条件相对较差,所以不少家庭咬牙也要把孩子送进收费昂贵的私立幼儿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昂贵的托儿费成了不少中产家庭的一大负担,一些家庭因此选择自己在家带孩子节省费用。孩子在4岁之后,可以进入小学的学前班,就不用交费了。

  那么美国的幼儿园教育有什么特色?

  美国幼儿园的教师通常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他们曾在儿童教育学或初级教育学等专业学科获得过学位,或者有较丰富的儿童教育实践经验。幼儿园非常欢迎家长的参与,不少幼儿园几乎每天都在每个孩子的专用箱内放一封信,向家长报告孩子一天的情况或者通知什么事情,并鼓励家长们在幼儿园做义工。幼儿园还不定期的给家长组织讲座,聘请专家讲解在家里如何照顾好孩子和发生意外事故时如何救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并且让每位家长实地模拟操作。幼儿园的活动很多,让家长们应接不暇。美国的节日多,幼儿园的节日更多,不论大节、小节,甚至“情人节”都要过,不仅要求家长为孩子准备礼物互相交换,而且不同的节日还要有不同的服装,节日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很正式和盛大的场合。幼儿园每年还有一次会演,孩子们纷纷登台亮相,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机会。

 

英国公立幼儿园免费 也存在入托难问题

来源:国际在线 

  英国幼儿园的基本情况,有入托难的问题吗?

  英国多数幼儿园都接收从刚出生的婴儿到5岁的孩子。有的小学也会附设幼儿班,3到4岁相当于护理班,4到5岁就是学前班,到5到6岁就是一年级正式学生了。

  英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上公立幼儿园,是免费的,但也存在入托难的问题。据一位朋友介绍说,她的孩子入托那年,他们所在那个区有1000多个孩子未能进入公立幼儿园,只能选择私立幼儿园或推迟入学。有些附属于教会的幼儿园条件比较好,但只接收信徒的孩子,入学时需要牧师开证明信。这样一来,也出现了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入托,早早地选择信教的情况。入托也得看住所是否属于同一学区,好的幼儿园附近的住宅也变得很抢手。这点和国内情况差不多。

  英国的幼儿园是怎么收费的?孩子们在幼儿园主要干些什么?

如果是公立幼儿园,就基本上不用交费,每天2个半小时,有的幼儿园提供延伸的课程服务,那就是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每天早8点到晚6点的课程,一个月要1200镑左右,相当于人民币15000元吧,就是英国人半个月的工资。不过用于托儿费的这部分收入可以免税。孩子们在幼儿园主要还是玩,也会学习一些简单的字母和加减法,每周的作业只有1张A4大的纸,有几道英语和算术题,比较简单。体育活动和手工课比较多,幼儿园还会设烹调课,做一些简单的三明治这样的饭。英国的情况就是这样。

 

比利时全国实行免费义务幼儿教育

来源:国际在线 

   比利时的幼儿园情况怎么样?孩子们上幼儿园难不难,收费情况怎么样?

    西欧国家比利时有着完善的义务教育体制,全国实行免费的义务幼儿教育,但由于公立幼儿园数量有限,再加上近年来比利时人口出生率有所提高,要想顺利地进入免费的公立幼儿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区为例,这里3岁以下的孩子进入公立幼儿园的比例仅为31.7%,家长必须提前一年为孩子登记才有可能进入公立幼儿园,否则就得花高价钱去上私立的幼儿园。据我了解,在布鲁塞尔那种每周5天,每天从早7点到晚6点的普通私立幼儿园的价格为每人每月450欧元,也就是大约4500元人民币。

比利时幼儿园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虽然价格差异巨大,但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比利时的幼儿园学前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应用常识,使他能够学会应付日常生活,并学会感知生活中的乐趣。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师的带领下玩游戏,剩下的教学时间,都是需要动手的手工课。手工课上累了,老师就带他们去郊游或者去博物馆参观,老师就像个讲解员,指着实物向孩子介绍那段历史所发生的故事。比利时幼儿园的老师们认为教孩子们识字、做算术等基本技能那都是小学的教育内容。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培养生活情趣而不是单纯地学习技能,因为这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在玩中培养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和快速的行动力是他们的教学目标。

 

专家论教育

 

弘扬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

                           王燕华    幼儿园园长   北京大学幼教中心主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战略部署。通过学习会议精神,北京大学幼儿园更加体会到幼教事业对于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发扬的重大意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强国战略正当其时。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硬化以文化为主体的“软实力”,是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智慧选择。

硬化文化“软实力”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促进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科技“硬实力”同 步协调发展的需要。我国“硬实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升至世界第二;财政收入逾 8 万亿元;外汇储备连续 4 年高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明显不相匹配。2010 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只有 1.11 万亿元,仅占GDP的2.75%,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距离。以最具影响的文化贸易为例,我国文化产品的进口远远大于出口,麦当劳快餐文化、电视剧“韩流”现象、迪斯尼乐园等正占据着我国青少年一代的生活空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是一个文化制造弱国和文化输出小国的配角形象,这与我国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经济增长并非单一目的,至少一个没有文化崛起的增长是不完美的增长。未来的国际话语权,一定是建立在“硬实力” 基础上的文化“软实力”的运作,这一点,已经越来越为事实所证明,并为世界所认可。

硬化我国文化“软实力”是历史使命的需要。我国有着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是世界公认的 文明古国,在很长时间内引领世界先进文化。但是,由于思维的僵化和一味排斥外来文化及其他历史原因,我国“软实力”在近代远远落后于世界,一度近乎于无。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没有停止追赶的步伐,但我国“软实力”与西方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巨大。缩小与世界大国的“软实力” 差距,重现贯通亚欧的丝绸之路,中兴长安盛世,必须硬化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硬化我国文化“软实力”是现实国情的需要。一是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基本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人均GDP迈过 3000 美元大关之后,国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将进入一个新的拐点。相比之下,我国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我国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态势还不相适应。三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带来了更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交流和碰撞,这也使我国面临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

硬化我国文化“软实力”更是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历史表明,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 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

传承、创新、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从长远出发,从娃娃抓起。在未成年人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传承、创新,还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都在幼儿园里。培养和提升文化素质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培养文化素质的第一抔土在幼儿园。树立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坚持从幼儿开始熏陶和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才能使其从小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要抓紧培养能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重任的人才,而人才竞争的源头也在幼儿园。

北京大学幼儿园积极践行文化强国战略。

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幼儿园在北京大学各级领导的指导关心下,一直积极努力地弘扬北大精神,传承先进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坚持“兼容并蓄”的全接纳融合教育。北大幼儿园在寸土寸金的北大园区内拥有1.3万平方米的教学场所,不仅享有北京大学得天独厚的优美的庭院环境,更是传承了北京大学“包容”和“创新”的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成立了全国首家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资源研究和实践中心,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开展幼儿园融合教育的领头羊。北大幼儿园先后荣获了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北京市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示范基地、北京市名师工作室、北京市辛勤育苗先进集体、三八红旗单位、北京大学和北京市优秀党支部等殊荣,北大幼儿园已跻身北京市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幼儿园行列。目前,幼儿园设有28个教学班,在园幼儿800余名,还包括20余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障儿童。北大幼儿园教育内容充分体现包容式教育,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现代先进科技文化的融合。尽管幼儿园入园学位紧俏,但北大幼儿园并没有因此设置入园的高门槛,其实施的是全接纳的融合教育,在充分满足北大教职工子女入园需求的前提下,尽力为周边社区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教育工作中,北大幼儿园充分尊重每位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残障儿童。儿童入园不考试,只对所有新入园儿童心理发展进行评估,并对家长育儿理念及育儿水平进行了解性实验,这旨在更加科学地制定教育计划,根据不同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因材施教,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儿童的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挖掘北大教育资源,汲取北大文化精髓,全方位提升师生文化素质。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充分发挥北大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聘请程郁缀等名师和名教授及体育界的世界冠军来园指导、授课、交流,提升教师文化素质;让教师和幼儿去北大实验室和北京市各大博物馆观摩,了解传统文化,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让幼儿在艺术节和剪纸活动中充分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幼儿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从容的生活态度等,并领悟中华文化坚韧、和谐的精髓。倡导充分尊重儿童及实施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首先,积极打造和谐生态的育人环境。幼儿园有大树参天、花香草绿的庭院;有宽敞明亮、清洁优雅的儿童教室;有琳琅满目、科学精致的儿童玩具,这使幼儿们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除了硬件环境,北大幼儿园在人文文化环境的打造上更是下了工夫。为了营造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和谐生活、学习的良好融合教育环境,培训教师学会尊重和了解特殊儿童;通过师德演讲和专业讲座等活动,紧抓师德教育;学习专业知识,投入大量专业科研力量研究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和支持策略。鼓励老师不断进取,使其职业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同时,老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及善良和爱心更是深深打动了儿童家长,也感染着幼儿们。在幼儿园里,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孩子都会得到尊重、爱和尊严,并且友好地生活和学习。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家长们和谐沟通,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快乐地成长。

大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爱集体、爱家乡等社会情感。每周,升国旗仪式由幼儿自己主持, 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及讲传统故事等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汶川地震时,幼儿园举办捐款、捐物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主题活动“玩具大交换”让孩子们体会分享的快乐;“植树造林”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通过这些丰富的教育活动,在其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扶弱助危的种子,打下“中国人”的文化烙印。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加强幼儿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素养。

让幼儿了解和体验多元文化。中、大班举办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或民族 特色与民族习俗,使幼儿了解异国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印象。这体现了一种生态式文化观和教育观,使幼儿们从小就知道,文化是多元的,艺术是多样的,其是共同存在的,使幼儿们在了解多元文化和艺术的同时,也培养了其对待世界、生活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情感。

积极传承我国文化与艺术,培养幼儿热爱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情感。程郁缀教授在给幼儿 园老师们培训我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时,使老师们体会到:虽然幼儿们不用去背诵大量古诗文,但是在这种优美的文化熏陶中能将其内心感觉及文化内涵传递给幼儿。因此,幼儿园根据幼儿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幼儿诵读和欣赏古诗文,并以幼儿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和游戏形式来体会诗词的意境。

    幼儿园艺术活动的开展是丰富多样的,特别是民族大鼓的学习和民间剪纸活动的开展。大鼓表演加深了海峡两岸儿童的艺术交流;在剪纸艺术参加首博的作品展览和现场展示活动时,幼儿园李怡然的作品还被外国领导人珍藏。通过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学习、熏陶,幼儿们知道了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不能丢掉的,也使其从小就从心里深深爱上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因此,北大幼儿园更加深切体会到弘扬民族文化要从娃娃抓起。

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只有夯实社会主义文化传承的地基,在幼教领域担负起切实的责任,培养传承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的接班人,才能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从而再一次显示中华文化的强大力量。

通过不懈的努力,北京大学幼儿园一定会成为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重塑教育理念 回归教育价值

  范跃进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 校长

 我个人理解的一流本科教学起码有两个特征:一是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二是教学成果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公认。如果达不到这两点,很难叫一流本科教学。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我感觉,要实现一流本科教育,首先必须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从教育规律来讲,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是成人和成才的统一。我们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本科教育教学的设计上,各高校普遍更加注重成才教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也主要是围绕如何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来设计的,而对合格公民教育、意志品质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重视不够、设计不细。

二是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我们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书和育人出现了逐渐分化的倾向。近年来,各高校在校生规模扩大比较快,教学任务比较重,各高校普遍引入教学工作量制度,在教师职责考核的设计上,主要注重教师教书任务的完成情况,甚至教师的部分薪酬也是按教学工作量来分配的。对于通过教学达到的育人目标,因为难以制定量化标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即没有课时量的工作已不再是教师关注的工作,教书成了单纯的工作任务,育人的责任逐渐从教师职责中分离出去。甚至出现了一种非常不当的认知,即育人仅仅成了辅导员这支年轻队伍的责任。

三是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教学工作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应该是能力的培养过程。我们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本科教育教学的设计上主要注重每一门课程的知识传授,注重知识传授的完整性、系统性,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往往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质疑、批判、思辨能力的培养。我们往往注重“解惑”,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挑战权威的教育。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只习惯于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死记硬背现成知识,学习现成答案或结论,而不习惯以思考和探究的方式学习,缺少大胆猜想、大胆质疑、大胆创新的意识。加之,我们的本科教学过度强调教材的重要性,而教材上的知识往往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往往不足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这又更进一步弱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四是教改与学改的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改革应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来进行,教改必须与学改相统一、相协调。我们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多年来我们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等等几十年没有间断,统编教材、教考分离、强化实习等举措不断推出,但是,改革后的现状仍然是学生学什么专业、上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用什么方式学习、在哪里学习、怎么考评、什么时候毕业等等还是由学校或老师来决定,学生仍然不是教学的主体,仍然是被动接受者。

五是教学情境设计与学生学习评价的关系。评价学生学习成效非常复杂,也非常困难,这是全球高等教育界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过去,我们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考试分数,不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设计。结果造成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作业、设计等压力,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可以说,不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流的本科教学就难以实现。对应以上五大关系,我们拟定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草案,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是创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比重,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同时,我们重新调整、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与历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正奇学院和国学院,这五个学院都是通识教育学院,面向全部本科生设置通识课程,与各专业学院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立体式培养。

    二是围绕育人来设计、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取消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改为由学院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育人等进行综合评价。我们正在调整课时津贴分配办法,不再以上课多少作为发放津贴的依据,我们正在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更注重师德、师风、师爱等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

    三是把知识的传授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统一于教学之中。我们要求每一门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上,都必须注重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统一,并准备在学校层面进行教学大纲展评。因为我们没有条件实现大规模的小班化教学,我们选择关键的课程进行小班化教学,推进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开展创新实验,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应用,我们改变过去过度对第一课堂的依赖,不断强化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后三个课堂作为第一课堂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延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于一体。

    四是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大幅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尽量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包括选专业、选课程、选教材、选老师、选上课时间、选毕业时间等权力,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激发内在动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我想,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也可能应该在学位、学历方面实现学生的私人定制,只要学生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完成规定的总学分,学生就可以随时毕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由发展、充分发展。

    五是改变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科学设置教学情境。改变百分制的计分办法,对学生学习成绩逐步改为等级评价。引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弱化对分数的追求。改变期末考试的一次性评价方式,对课程学业实行分段评价。不再以期末考试单一课程成绩作为学业的评价标准,扩大对学生评价的时间跨度,将评价延伸到整个学习过程。压缩课程课堂授课学时数,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要求,特别是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业、设计、小论文等要求,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增强阅读兴趣,养成学术志趣。

管理学上有个观点叫制度模仿,组织与人一样,也会追求时尚、追求时髦。我期待,这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一流本科教学不会成为对时尚的追求,而是能成为一场教育理念的重塑、教育价值的回归、大学精神的坚守。地方高校的招生数量占全国 90%以上,如果没有地方高校对一流本科教学的积极参与,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也很难实现整体提升。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 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

      刘启华 楚琼湘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院长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应积极主动投身“双一流”建设,这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农业高职院校助力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有效路径。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农业职业教育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袁隆平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我们认为,农业高职院校创建“双一流”应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切实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坚定服务“三农”办学定位。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前提,可为学校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农业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特色和生存之本是姓“农”,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作为己任,并通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农业从业人员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应用培训,以及新型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岗位技能专项培训。要主动对接国家“杂交水稻外交”与中国种业、农业装备企业“走出去”战略,与农业国际交流机构和国内农业龙头企业等联合试办“国际班”,培养国际化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和农业海外经营管理人才;还要加大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力度,积极扩大职业院校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规模,支持承揽海外大型工程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助推中国农业与农机企业走向世界。

加强农业特色专业群建设。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纽带,也是其开展“双一流”建设的切入点。农业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厘清自身优势与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特色专业群建设规划,并明确特色专业群中起龙头作用的核心专业,努力将这些核心专业建设成为院级、省级、部级精品专业,以带动整个特色专业群的发展。农业特色专业群建设是动态发展的,农业高职院校要善于从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变革出发,注重研究新专业拓展的可行性,从而适时、适地推出新的专业方向或相近相关的配套专业,构建起以核心专业建设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体系。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农业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根据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制订教学名师、专业大师选拔聘用标准,明确“名师”“大师”在专业课教学、专业建设、技术技能传承、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任务职责。要加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培育和资金投入,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和战略思维、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能带领本专业达到全国高职教育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打造教学团队高地。

加强农业教学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能满足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推广、社会服务和培训需求,校内外结合的职业实训基地,是农业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学校要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紧密联系农业行业和企业,建设农业教学生产实训基地;要以组建和参与农业职教集团为平台,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融合为纽带,与农业企业及科研服务机构构建多元办学主体的利益共同体;要瞄准国际水准,把校内外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的融教学、培训、科研、生产、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要将特色专业群的教学过程与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全面对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合作高地。

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是农业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手段。农业高职院校的性质和师资状况决定了学校科研重点不应放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而应以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产品开发为核心内容。农业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以科研活动带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以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到田间”,通过设立学校协同创新服务中心等方式,以服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聚焦补产业短板、精准扶贫需求,以项目为纽带,主动对接特色农业产业,参与到农业领域的技术培训、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等科研服务工作中去。

 

地方高校怎么在特色上做文章

   韦一良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  校长

我国几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计划经济、行政化影响过深,近些年虽有好转,但大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两个不适应”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相对弱势的地方高校情况相对严重。

    如何破解“两个不适应的”的难题?武汉纺织大学从“找特色”“育特色”“引特色”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新路。

    在办学定位里找准特色是基础。特色是地方高校安身立命之本,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加快发展的重要方略。坚持特色发展,必须强化特色意识,找准比较优势;必须优化特色结构,突出比较优势;必须升化特色发展,创新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优势群。

    大学从一定意义讲,和人一样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人的个性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大学特色即个性也是如此。有所不同的是,决定大学的遗传因素不是生来就有的 DNA,而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获得性遗传因素。

    武汉纺织大学确立了“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的特色发展方向。学校立足纺织材料、纺织技术的现代发展和纺织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打破传统纺织观念,拓宽纺织学科应用领域,并通过“纤维轮”科学诠释纺织学科的现代内涵,直观展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前景,从根本上回答了“办什么样的纺织大学”“怎么办纺织大学”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明确定位,不要一窝蜂地去发展研究型大学。国外的每所高校都有与别校不同的办学风格和方向。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建设高水平地方特色高校明确了办学思路。

在特色学科中培育特色人才是关键。核心竞争力是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重要体现。坚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凝练学科方向,增强学科特色和优势。传统的培养模式导致了学生“高分低等”现象严重,擅长于考试,缺乏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企业也表示大学生不缺知识缺能力。

 武汉纺织大学几十年的发展,与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此,学校持续提升纺织及相关学科的竞争实力和学科显示度,以纺织服装为特色,但这种学科特色并不是说只把纺织和服装专业办好就行了,纺织的产业链很长,实际上它需要各种学科的人才,如机械、贸易、化工等,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让更多的学科围绕纺织产业做文章。

    人才培养,师资是前提,学校四处奔波,引进两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是湖北省属高校入选该计划的第一人;1 人获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实现了湖北省属高校理工科领域零的突破;建立了嵌入产业链技术能力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重品格,牢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在校园里引导特色文化是驱动。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对一所大学来讲,大学文化特色至关重要。大学的发展路径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等内在因素的决定,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校园文化是一种大学精神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特色。

    面对大学存在的现状,需要明确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是“办教育”而不仅仅是“办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大学虽然形成了许多具有共性的精神内涵,但是不同大学由于定位、历史、地域、行业等的不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特色,因而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

    既然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那么独特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特色之本质。区别一所高校与另一所高校之不同,固然有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之间的不同,但这只是一种表层显现,大学真正的不同应由其精神气质、文化特征之差异来显现。

   武汉纺织大学的文化特色就是崇真尚美,“美在纺大”,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引导广大师生“崇科学之真,尚人性之美”。从服饰美、艺术美,到精神美、行为美,校园文化的辐射效果使得优良的道德风尚在校园传承发扬。

 

幼儿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探讨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奠定教育基石的基础时期,因此幼儿教育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游戏又是幼儿成长阶段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将游戏精神贯穿到整个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及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而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游戏教育已经成为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幼儿教育中最为广泛,也最受欢迎的形式,如何更好的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中是当今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

一、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特点

1、激发及教育性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启蒙和开发幼儿自身的某种能力。将游戏精神贯穿到教学方法中,可以对幼儿的心灵进行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观察力、感受力、记忆力等,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思考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并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2、趣味性

游戏最基本的特性是趣味性,孩子之所以对游戏兴趣浓厚正是因为游戏具有趣味性,幼儿的天性和游戏的趣味性相互呼应,因此将游戏精神的趣味性贯穿在幼儿教育中能够使幼儿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教学中常常包含生动的人物形象,具体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画面,这些有趣的因素常常能够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并接纳知识。

3、互动及交流性

游戏教育主要是通过幼儿主体的参与及体验完成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在整个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幼儿和社会间的接触,从而对自己的社会属性有进一步的认知,在整个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二、游戏教育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选取适合幼儿的游戏教学方式,给幼儿的学习创造了良好轻松的氛围,使得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加大,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幼儿和老师及小伙伴之间的交流的频率也会大大增多,这样在这个沟通过程中,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2、有利于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

游戏教学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在教学过程中,孩子的听说欲望都能够被较好的带动,孩子产生了自我表达的欲望,就能对其语言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对童话故事朗读或者讲述,就可以增产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逻辑能力及创造性思维

在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逻辑性,故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在与小伙伴沟通交流及表达自我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了相应的培养。同时游戏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而教育也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学者适合的游戏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平台,更大的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勤动脑,善思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游戏精神对幼儿教育本身的影响

将游戏精神渗透在幼儿教育中不仅仅是指让幼儿多参加到游戏中,而是指幼儿教育应该要明确价值取向,更加注重游戏精神的融入。这能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起到纠正的作用。

1、游戏精神改变幼儿教育的目的

对幼儿教育游戏精神的研究能够将教育的目的从简单的传授知识转向对精神的培养。因此幼儿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从认知角度出发,还应该对幼儿精神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以健康科学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精神层面健康发展。传统的填鸭式的幼儿教育灌输不能深入到幼儿的精神教育层面,不能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因此,游戏精神的提倡不仅能能满足幼儿对知识储备的诉求,同时对其精神世界的成长能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从另一层面还能够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功利性教育产生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最终使幼儿教育全面健康的发展。

2、游戏精神转变幼儿教育的教育方式

游戏精神的提倡将幼儿教育的教育方式从传统型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传统的教育模式较为封闭,很难使幼儿获得较好的体验性,更不利于幼儿的个体性发展,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很多时候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都是被动型的接受,大大限制了幼儿的探索性精神。而游戏精神的融入使得幼儿教育更加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自由,使得教育更加的人性化。

四、如何将游戏精神更好的贯穿在幼儿教育中

1、尊重幼儿自由

幼儿时期具有其特殊性,要对之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因此游戏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其较大的耐心,要给予其一定的自由,并允许其犯错误,而不是一味的去批评其犯的错误。通过游戏教育给幼儿创造自由活动的环境,并且幼儿有选择参与游戏教学的权利而不是让其一味的去被动的接受。当然所有的自由都是有限度的,幼儿教育应该良好的把控自由度,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

2、加强幼儿的体验感

在游戏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将幼儿引导到游戏教育的活动中,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体验感,培养幼儿对生活的憧憬及对学习的热情。而教师更应该挖掘及倾听孩子的内心,带领其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多姿多彩的体验感受。

3、鼓励幼儿探索

在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善于激发其好奇心,并带领其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善于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同时在游戏教学中,若孩子们碰到困难,应给予其鼓励,鼓励其独立思考,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克服困难。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索兴趣,选择合适的灵活的游戏教育方式教,引导幼儿以创造性的思维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及成长。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的幼儿科学教育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对于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以及职前培养课程设置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幼儿园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幼儿园的教育是启蒙教育阶段,对于人们日后的积极成长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指导意义,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寄托着千千万万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也是为了将不正确的教育对幼儿健康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防止,希望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发展以及学习的方向,将国家对于幼儿的教育要求的表达。

一、《指南》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是幼儿园师的质量以及数量,并且我国现在有着前所未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机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相关的教育者以及教师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在其 “说明 ”的部分,就提出《指南》的核心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每一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目标是幼儿终身发展以及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素质基础,将3~6岁每一个年龄段幼儿发展以及学习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提出,将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建立,帮助家长以及幼儿园的教师简化3~6岁幼儿发展以及学习的特点以及基本规律了解,实施科学的教育和保育,促使幼儿可以将有意义且快乐的童年度过。从此可以看出,《指南》的下发可以促使教师将每一个领域的关键要素和核心价值掌握,系统、全面的了解3~6岁幼儿发展以及学习的内涵,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其可以通过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目标以及幼儿相适应的典型表现来了解,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指南》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向性选择

   (一)科学教育应以生活为课程:《指南》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应该将教育用于生活、高于生活以及源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因为幼儿科学教育所开展的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内容、方法以及材料等不是仅仅源于生活,还需要经过教育的加工,将生活特有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将更有利于幼儿探究的方法、环境、手段以及方式创设,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形成,并且需要将这些能力以及态度用于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或者是当下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二)科学教育应以幼儿的发展为本:《指南》背景下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所开展的活动,就应该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将幼儿是发展以及学习的主体进行充分的认识,将幼儿的能力、差异、兴趣、经验以及需要尊重,促使教育去追随幼儿,去适应幼儿。

   (三)引领和促进作用在顺应幼儿经验、兴趣、个体差异及需要中的发挥:幼儿园科学教育,不应该始终坚持教师在其中的指导地位,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顺应以及尊重幼儿的经验、兴趣、能力以及需要,幼儿教育需要在顺应幼儿中确定。关于科学教育,教师可以依据教育的需要做出选择,也是要从幼儿当下所热衷以及关注的问题以及事物入手,而不是单纯的从教师认为幼儿应该学什么入手,关于教师依据教育的需要所做出的选择,同样需要顺应幼儿的需要,将自然的、幼儿身边的、生活的以及熟悉的现象和事物这样的要求满足;将幼儿和科学教育的内容已经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考虑;必须是当前需要探究的、能探究的、想探究的、感兴趣的这样的要求满足。

   (四)科学教育应以解决和探究问题为核心:科学教育应该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体现,将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体现,也就是要将认识兴趣和激发探究紧紧地围绕,将初步解决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将解决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体验,将解决和探究问题这一终身受益的核心价值凸显。所以科学教育应该以 “传授‘作为主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自己与环境直接的感知等探究和解决问题,将科学经验主动的建构起来。

    结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以及职前培养课程设置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就应该在学前教育强调质量和数量的大背景之下,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其依据,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科学的规划。

 

                        论幼儿园安全教育

     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需要幼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且适合本班安全的教育活动,但幼儿的安全教育十分广泛,涉及到幼儿日常生活常规中的各个方面,如饮食安全、优先权、午睡安全等,作为幼师,我们在教学中应将这些简单的安全防护意识教给幼儿,让幼儿形成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意识。

1、在生活活动中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

    中班幼儿年龄尚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幼师首先应让幼儿知道危险的存在,培养其安全意识。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饮食、课间操、散步、户外游戏、自由活动等,教师应把握这些时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怎样做安全,怎样做不安全。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物可以保护身体,鞋带系好可以避免摔跤,从冰箱里面拿食物时先闻一闻、看一看,热水热汤先吹一吹再和可以避免烫伤吃东西之前,应提醒孩子或帮助孩子洗手,以防病从口入,教育孩子吃饭时少说话以免噎着等。晨检时应仔细检查孩子口袋和书包里是否有比较尖锐或其他危险物品,以免在午睡或是课外活动时塞进口、鼻、耳等器官里;在课间操、散步、户外游戏和自由活动时,幼师要带领孩子整理好衣物,不要乱跑乱跳,以免磕伤、碰伤,告诉孩子玩大型玩具时不要拥挤、不要互相推搡,要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知道排队等待。

2、在教育活动中进行正面的指导

    幼师在教学中应寓安全教育于幼儿的每日生活细节之中,做到寓教于乐,不断探索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幼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根据各种紧急情况制定一些应急预案,如食物中毒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等,并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演练活动。我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曾开展过“独自在家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雷雨天气怎么办”等实际演练活动,与还在在实际演练与活动中,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安全方面的教育。幼儿园游戏活动时间比较多,幼师可以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并更多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在玩中体会什么是安全,进而逐渐形成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时常会有许多孩子一起进攻一个目标,导致头碰头、脚踩脚,极其危险;再如幼儿饮食过程中你打我闹、你拥我挤,结果噎着呛着,如厕时精力不集中导致摔着、碰伤。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在设计游戏时应在力求完善合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在看图讲述《猴子过河》,体育游戏《猴子摘桃》,谈话活动《喝水吃饭》等教育活动中,幼师要教育幼儿讲秩序,防止发生意外,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和回避危险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等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画册和录像等,并让孩子边观看边动脑经思考,说一说事故发生的原因,如小朋友为什么迷路了?你怎么帮他找到爸爸妈妈呢?假如是你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自主并主动认识和讨论这些安全问题,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怎么做才是安全的,通过具体事例的引导和我们的讲解,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社会活动中幼儿的自我保护

    中班的幼儿辨别能力还比较差,很容易听信别人的话和物质的引诱,针对这些情况,幼师应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导,告诉他们外面有好人也有坏人,不要随意听信任何人的话。如我在教育活动中就跟孩子们讲:坏人一般是看不出来的,他们并不像我们在动画片或漫画书里看到的那些坏人的样子,他们也会对你笑或说带你去吃好吃的,就像《白雪公主》里的坏皇后一样。当然,幼师也可以结合故事来教育幼儿,如利用小故事《大家在一起》教育幼儿不要随便与老师和小伙伴分开;或者也可以自己自编故事“找回家的路”,教育幼儿若万一走失或迷路了,要细心,认真回忆,无论何时都要牢记父母的电话号码、姓名,家庭住址及家周围的建筑特征。通过进行《过马路》的表演活动,告诉他们红绿灯和简单交通标志的意思,教育孩子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在大马路上不能乱跑或做游戏,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安全教育室头等大事,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底线,幼师在教学中,应视安全教育为己任,把安全问题融入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抓住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机,把安全工作做充分,让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3-6岁到底应该“教”什么?

来源:幼教网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会有各种焦虑,担心孩子会哭、会不睡觉、不吃饭。很多家长迷惑,孩子到底在孩子园里“学”什么,什么才是合理的期望。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有个教育部编制的、很权威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按照孩子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指导着孩子在幼儿园的教学与生活。
   研读《指南》,我们既可以知道幼儿园在“教”什么,也完全可以从中学习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从而遵循科学规律,不揠苗助长。
   1、何为健康的体态?
   3~4岁,应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4~5岁,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
   5~6岁,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特别提醒:
  保证每天睡眠11~12小时;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时间可以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椅子的高度以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2、何为情绪的安定愉快?
  3~4岁: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4~5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5~6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消极情绪的原因,能努力化解;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较快地转换情绪和注意。
  特别提醒:
  和孩子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孩子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孩子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冷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
  3、要达到什么样的适应能力?
  3~4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4~5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5~6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孩子园或班能较快适应。
  特别提醒:
  每天为孩子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经常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经常带孩子参加亲戚朋友聚会等,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孩子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4、要达到什么样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4~5岁,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方法正确;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岁,能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特别提醒:
  不论孩子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5、应具备什么样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3~4岁,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
  4~5岁,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5~6岁,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运动时能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特别提醒:
  帮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帮助孩子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6、应该掌握哪些文明的语言习惯?
  3~4岁,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4~5岁,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5~6岁,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悲伤时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特别提醒:
  孩子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孩子,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结合情景提醒孩子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7、要达到什么样的人际交往能力?
  3~4岁,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4~5岁,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5~6岁,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特别提醒: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孩子与他人接触、交谈。
  鼓励孩子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也欢迎他带同伴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8、应具备哪些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3~4岁,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4~5岁,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感到满意;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喜欢依赖别人;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5~6岁,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特别提醒:
  多给予肯定和表扬,表扬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具体。
  不要拿孩子的不足与其他孩子的优点作简单比较。
  与孩子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听,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让他们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
  鼓励孩子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们感受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就感。
  9、怎样学会关心尊重他人?
  3~4岁,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4~5岁,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5~6岁,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特别提醒:
  给孩子讲讲父母抚育他成长的经历,让孩子理解和体会父母养育他的辛苦。
  利用购物、看病等机会,帮助孩子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他们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帮助孩子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10、应怎样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岁,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4~5岁,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知道说谎是不对的;知道接受了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5~6岁,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特别提醒:
  经常和孩子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和图书故事,向孩子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发现孩子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经常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

 

如厕训练,家庭的战争!

来源:幼教网 

如厕训练,是一个让父母担心,而且容易在家中起冲突的典型问题。
  有时候人们说:“现在有尿布那么方便,何必担心如厕训练的问题?小孩准备好的时候,自然就会上厕所了。”唉,虽然有些小孩会自动自发“训练自己”,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小孩都是这样。这不禁让人认为以前一些如厕训练所衍生出来的问题,都是因为太早或太过厉害地如厕训练或处罚小孩。
  很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训练小孩上厕所并没有一个自然而然又简单的方式。毫无疑问地,在这方面,有些小孩就是比其他小孩学得快。汤玛仕才刚满两岁,是老幺。他的爸爸跟妈妈说:“是不是应该训练他上厕所了?”妈妈既要上班又要料理家事,听到这句话甚感压力,忍不住恼怒地大吼:“既然你觉得那么重要,那你自己去训练他呀!”他的爸爸很不屑地说:“没问题,我就来训练他。”
  刚开始妈妈有点不高兴,但是她和爸爸之间还是有很好的信任基础。虽然爸爸的方式可能有点奇怪,但他是采取慈爱却又坚定的立场。汤玛仕的爸爸认真地跟他解说,他不能再一直穿尿布了,他要学着坐在尿桶上,或是像其他大朋友一样到厕所去。他下定决心要在周末把汤玛仕教会。汤玛仕不是很会讲话,但是看起来很认真,也有点严肃,大家都认为他们可能会失败,没想到他们成功了。汤玛仕的妈妈喜出望外,在周末过后和保姆在一起时,也继续自己上厕所。甚至更进一步,没多久,他晚上的尿布都没有尿湿,后来就不需要再包尿布了。
  1、如厕训练中的争斗
  幼儿通常会在十八个月开始对垃圾(你丢掉的东西)和保留下来的有用东西产生兴趣。麻烦的是,当父母开始对两岁幼儿做如厕训练时,会特别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幼儿很固执,他们认为大小便是很特别又珍贵的东西,因此不想丢掉。这是因为宝宝缺乏判断力,既不觉得恶心,也不会有任何排斥。学步期的幼儿正在培养分辨能力,但是有时候对他们来说是有点勉强的。第二个问题是,两岁幼儿的一大特征就是不情愿。两岁幼儿才刚发现他们可以发挥影响力,可以拒绝和不同意。如果他们不愿意做某件事情,谁都劝不动他们。
  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引发战争。父母有时候会很惊讶发现自己无法要小孩立刻去做某件事。要他们吃饭、睡觉、使用尿桶的命令成效很有限,特别是如果之前才刚胁迫过他们就更没用。从另一角度来看,小孩也想取悦父母,想要有一个可以让爸爸和妈妈很快乐的可爱面容。一方面小孩子会有股冲动,希望他们快快长大,希望能够尝试新东西,成就心中令人赞赏的志向。但是相对地,孩子也有一些负面的感受,“我不想!”“我不要!”和强烈的“拒绝”感受,都会吞噬掉任何一个两岁小孩。
  如厕训练也会造成焦虑。就像小孩对食物会有幻想或是对黑暗有想象力一样,有些小孩根本不认为大便是垃圾或无用的东西,他们会想:大便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真的要把大便排出来吗?更糟糕的是,要把大便冲到可怕的马桶里吗?父母可以观察小孩喜欢玩类似大便的物质(泥状的派,潮湿的沙和厚重的颜料)期间有多长,就好像要让他们舍弃大便是很赞很棒的观念,恐怕也需要好长一段时间了。
  2、如厕训练中的困扰
  很多三岁的孩子都是干净清爽的,不过不时还是会有意外,平时可以完美地完成的活动,偶尔也是会有退化的可能。
  测试或者控制
  去度假,和父母的短暂分离,搬家或是染上重感冒,都有可能弄脏自己或尿床,这样的状况可能会持续到他适应新环境为止。好几个星期以来,三岁的亚当因为晚上由阿姨照顾,而且一直在进行自行如厕的训练。所以当阿姨出现的时候,亚当打招呼地说:“你好,大便!”并且哈哈大笑,接下来的五分钟里,他一直不停地提到“大便”的字眼和不停地笑。妈妈和阿姨讨论之后,觉得这可能是因为亚当对在外留宿觉得有点不安,且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自己去上厕所,似乎在测试阿姨是否可以接受他的大便字眼,和他如果不小心“大便”了的状况。

害怕弄脏自己
  当快要去游乐场或去幼儿园时,尚未训练孩子完成自行如厕的家长会担心被拒绝入学,因为很多幼儿园都要求小孩可以自己去上厕所。不过,最好还是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试着保持轻松,并且尽量地鼓励他们。当孩子处在太大的压力下时,他们可能会过于担心保持清洁这件事情,而在书画或玩沙的时候害怕把自己的衣服弄脏。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弄脏衣服或弄乱头发,所以消极地在旁边观察他人,而不愿意主动加入。
  应对压力

如果一个孩子原本是干净清爽,却开始变得肮脏和邋遢,这当中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原因,通常可能是某种焦虑,需要时间来发掘。孩子可能对要表现出自己是个勇敢的大女生,可以让妈妈把她留在幼儿园里而感到压力很大,当要睡觉,由于放松了这样的紧张状态时,她的担忧便会和尿液一起流了出来。她的父母可能正经历婚姻中的辛苦阶段,孩子可能在家里听到比平常更多的争吵,他们可能吸取了这样的紧张气氛,而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尿床就是应对这种压力的一种反应。有时候,家长认为让小孩接受心理咨询是会有帮助的,专家可以协助父母找出孩子行为变化背后的隐藏原因。
  想象的战争
  有些孩子可以自己去厕所尿尿,不过大便的时候还是需要尿布。这样的状况有许多不同的原因。他们可能害怕会掉到马桶里,或是害怕大便掉入马桶水中的声音,这会让他们觉得好像失去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且讨厌马桶冲水的噪音。尿布的合身感觉会让他们觉得大便仍然还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孩子在大便时也可能会有特殊的模式或行为。史蒂芬想要大便时,会要求包尿布,而且跑到爸爸的书房里,翻着自己的一本作业簿。他大概需要让自己觉得自己的上半身是个“大人”,而去忘记下半身正在进行着一个“像婴儿”般的行为。对家长来说,大便可以是一个珍贵的宝藏或礼物,当孩子在马桶或便桶里投入东西时,爸妈总是显得相当高兴。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身体构造和所构造出来的废弃物都感到相当有兴趣,在他们的想像里,粪便和尿液有着神奇的魔力。例如,孩子会想象他们的粪便是个强力的武器,可以拿来轰炸敌人。强尼坐在自己的小马桶上大便的时候,会发出和他在玩士兵游戏时一样的声音,“兵、乓、咻、蹦”展现出自己的“噗通”(他对于大便的称呼)是个多么危险的武器。
  表达愤怒
  尿液也是视为糟蹋的一种方式,或是破坏的事物,孩子会故意尿在地毯上,爸妈的创上或其他的教具上,来表示他们生气的抗议。马文的妈妈要离开家几天,爸妈已经跟她解释过她最好的朋友的妈妈会去幼儿园接她,照顾她到晚上爸爸来接她回家,爸爸也答应周末带她去动物园玩作为奖赏。当妈妈要出门的前一天,马文在客厅里听Papo讲故事时,看到妈妈的行李袋半开着放在地上,她把行李打开,把所有的东西都拉出来,并在袋子里尿尿,她高兴地大喊着:“我在尿尿”。妈妈进来发现了这个破坏的场面。马文让妈妈经历到自己的感受,自己对事情被弄乱和破坏的感受!
  3.如厕训练,当我能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就会离开你
  如厕训练会给孩子带来潜在的焦虑。或许是因为它跟这个阶段成长的重点细细相关,此时他们必须面临分离和失落的相关问题,才能迈向独立,有属于自我的定位。能够自己上厕所是成长的重点,他们必须向依赖的婴儿时期道别。在这个阶段,有人喂食,哄着入睡,帮忙换尿布,现在他们得进入学龄前的阶段,慢慢进入大小孩的世界了。
  [A1]注:成年人的很多问题,过度遵守时间,害怕违反规则,甚或故意违反规则,据说可以追溯到如厕训练的时候哦!
  [A2]注:婚姻中的争吵,态度恶劣,有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在这件事上,当自己感到压力,挫败,烦躁的时候,不小心表达了,请不要在语气不好或仅这件事较真!看看这件事双方在什么位置吧!
  [A3]注:很多家长苦恼,孩子总尿床,孩子不用坐桶怎么办?其实与孩子对决,最最重要的秘诀就是:态度温和而立场坚定,不攻击,不挫败,不含混其辞,不心软放纵。

 

宝宝入园前家长要准备和注意什么?

来源:幼教网

  在小宝宝第一次离开父母需要独自面对幼儿园的生活时,内心的第一感觉都是排斥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为宝宝们做一些准备了!那具体需要宝爸宝妈们怎么做呢?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心理准备
  增加宝宝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父母提前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将幼儿园有趣的描述给孩子听。全家模仿幼儿园的游戏、上课情景。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
  2、环境准备
  家长可以抽时间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参观,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游戏活动,认识老师及小朋友,看看幼儿园里大型户外运动玩具,同时多让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区或是公园玩耍。
  3、能力准备
  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4、时间准备
  要帮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
  5、物质准备
  提前预备开学用品,与孩子一同准备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选择一些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的衣服;软底鞋;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小背包,放置孩子个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壶等。
  幼儿入园注意事项如下:
   1、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孩子入园第一天哭闹是正常的,家长适当安慰就可以走了,相信老师一定有能力把孩子哄好.最不好的是孩子哭,家长哭,这样只会让孩子更紧张,越发的不愿上幼儿园了.也有爷爷或奶奶流露出来,反正我不上班,我就陪陪他,或是歇两天。孩子是很敏感的,听到这些,孩子会哭得更厉害,迫使家长作出让步。也有的孩子第一天,第二天不哭,而后来却哭开了,家长认为是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什么委屈了,就不送了,其实,这种波动是正常的。两三岁的孩子的情绪,情感很容易被周围的情境所感染,这种易感性是孩子发展的特点之一。
  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们要做的就是不间断的送,那种上三天歇两天的作法不可取,使得孩子有依赖,适应集体生活慢。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怀着不被孩子发现的侥幸,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也是不可取的。会导致平静的孩子又哭开了。对于初入园的孩子,妈妈要注意多问一些正面的话题,如在幼儿园里有什麽高兴的事啊,和小朋友们玩过哪些好玩的游戏啊,讲一讲班里有意思的故事等。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妈妈了。本来孩子就觉得离开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一强化,很可能使宝宝伤心备至,进而更对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幼儿园里的事情,也不要勉强他,相信过一段时间,他高兴的时候你不让他说他也会说的。
  新入园的前一两个星期,孩子可能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身体不适,不愿去幼儿园,有的还可能会出现梦中惊醒的现象。这时父母要密切观察孩子身体、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尽量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使幼儿有安全感,引导幼儿发现幼儿园的乐趣,和他们一起亲近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对老师有信赖感。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给孩子请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坚决要求他去幼儿园的态度,一般来说,随着幼儿对新环境的熟悉,幼儿会在20天左右的时间适应幼儿园生活。如果孩子确实感冒、不舒服,也不要强迫孩子来幼儿园,因为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愉快的心情,让孩子在家里休养好了再来幼儿园。
  2、认识新朋友。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老师会及时表扬你的孩子,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3.新生入园宜早接。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
  4.谈论幼儿园的活动。全家人以乐观的态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倾听他(她)谈论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认识的老师、小朋友;共同欣赏孩子带回来的作品和奖品。

 

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玩的5个数学游戏

来源:幼教网 

  很多爸妈担心孩子上学后算数能力跟不上,其实从学龄前就可以在日常生活帮孩子建立起数学的概念,用游戏的方式更巧妙,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与游戏本就是一家,就看你会不会巧妙运用了。
  ★学习如何运用金钱:
  “钱”对孩子来说,刚开始可能只是能用来买东西的工具,不过,爸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经验,慢慢让孩子了解钱不是凭空而来的,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年龄再大之后,可以进一步教导他试着学会存钱以及爱惜物品的观念。
  游戏1:认识钱币
  游戏方法:
  1、先准备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币。
  2、教孩子排列形状,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
  3、并教他认识上面的数字。
  4、告诉他数字越大代表越有份量,可以买比较多或贵的东西。
  游戏目的:
  教给他简单的数字概念,并认识钱币的不同,同时可利用钱币的大小,让他知道,少的面额形状比较小一点,多的面额形状大一点。
  游戏2:跳蚤市场
  游戏方法:
  1、爸妈先准备一些要卖的物品,例如娃娃、玩具、铅笔。
  2、然后准备一些零钱(也可以用假币)给孩子。
  3、由爸妈来扮演老板,孩子演客人,请孩子来买东西。
  4、对于小孩子,爸妈可以把每个东西都定一样的价格,例如全部定价1角或1元。若孩子对于数字、金钱很有概念,则可以依照不同东西、不同定价来让孩子来买东西。
  游戏目的:
  通过买卖可让孩子建立买东西要使用钱的常识,也让他知道钱用完了就不能再买东西,同时,建立简单的物品价值观念。
  游戏3:一起去买东西
  游戏方法:
  1、爸妈带着孩子一起出门买东西。
  2、可以拿起物品,告诉他上面贴的是价钱,要有足够的钱才能买东西。
  3、接着让孩子看妈妈和售货员交易,之后再告诉孩子,如果妈妈给的钱是刚好的,就不用找钱,不然就要等售货员找钱。
  4、可以给孩子刚好的钱,训练他自己去买其中一个小额商品,例如一包糖果等。
  游戏目的:
  通过看标价、实际拿钱购买,慢慢让孩子理解钱的用途以及钱与物的对应关系。
  游戏4:我要存钱
  游戏方法:
  1、当孩子已经了解物品要有钱才能购买之后,爸妈可以开始教他存钱。
    2、如果他想买某个玩具,爸妈就告诉他等存够了钱再去买。
  3、借机教他把过年红包存起来,或是当孩子有一项好行为时,给予零用钱作鼓励。
  4、等存了足够的钱时,再带他去买想要的物品。
  游戏目的:
  养成他存钱的习惯,不过也提醒爸妈如果是好行为(例如帮妈妈做家事、说话算话)而给予零用钱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造成没有给钱就不帮忙做家事的反效果。
  游戏5:彩页比一比
  游戏方法:
  1、爸妈可以收集超市、药房、电视购物等各种有标价钱的DM。
  2、然后把里面孩子熟悉的物品剪下来,例如糖果、水果、玩具。
  3、教孩子认识物品与价钱的概念。
  4、指出不同彩页的相同糖果,让孩子看看价钱是不是不一样。如果不同彩页标示的价格不同,可以问孩子应该选择哪张彩页的去买。
  游戏目的:
  让孩子有机会从照片去联想实品,并学会买东西,也能比较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物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售价。

 

幼儿园放学接孩子回家需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幼教网 

  1、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至少每周爸爸或妈妈亲自接送一次
  对孩子来说,爸妈始终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每周爸爸或妈妈最好亲自接送一次。因为这样的举动看似不足为道,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爸妈平时忙,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或爷爷接送,但爸妈只要有时间,总会来接我!这样的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关注,就是爱。
  朋友圈里有个妈妈最近记录了她偶尔的一次接孩子放学的情形:当孩子看到门外的我的时候,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抬起头自豪地跟老师说:“你看,妈妈今天来接我!”走出门口见到熟悉的小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今天也是妈妈来接我放学了……”那种喜悦和满足感让这个当妈的百感交集。她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尽责的妈。
  2、家长答应了早接,但临时做不到对孩子有影响吗?
  上了幼儿园之后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不错的记忆力,尤其是一些他们在意的事情记得特别牢。记得电视里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真实片段,说的是一位妈妈鲜少接孩子,偶尔一次答应了却忘记了,视频里记录的是孩子等待妈妈时那刻的心酸:
  这个教室有前门也有后门,小男孩频频回头,生怕妈妈会走另一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身边的小朋友也被一个个接走离开了,小男孩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着急。像一只患了狂躁症的小老鼠,他开始焦躁地来回疾步,继而抓着手里的衣服袋子使劲往地下摔,抽泣了一会后,突然嚎嚎大哭,让身边的老师看得好心酸。
  越小的孩子,心灵越是敏感而脆弱。如果大人平时比较早接孩子,偶尔晚接孩子,最好提前跟孩子说明:“妈妈/爸爸今天有事情,可能会比较晚接你回家,但不要以为妈妈/爸爸忘记你了或不要你了,你始终是爸妈最爱的宝贝!”提前打“预防针”,孩子就会有准备。
  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做到这几点:
  1、要“走路回家”
  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2、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3、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4、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
  5、忌“甜水等待”
  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
  6、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
  7、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

 

公司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Copyright © ru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70548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