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上书城 > 教育信息汇编
教育信息汇编 第七期
2018年03月29日  来源:   浏览次数: 557  发布者:root

          

 教育简讯

谈二孩入园难 教育部长承诺将用洪荒之力来解决这个问题.....................2

卫计委主任李斌:鼓励“二孩”的社会政策会更加完善....................... 5

三八节话二孩:生不生?看看女委员们怎么说...............................6

毕业后八大出路利弊分析..............................................11

世界教育信息

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在中国昆明召开....................................15

新加坡特殊学校 “学校 - 工作过渡计划”取得积极成果........................16

英国议会跨党派小组 呼吁政府传递欢迎国际学生的信息........................16

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 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至关重要........................17

 

专家论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未来....................18

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24

 

幼儿教育研究

五年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3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分析............................36

学习儿童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探析..............................38

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42

教育简讯

谈二孩入园难 教育部长承诺将用洪荒之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出生到死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职业辅导……教育可以说陪伴我们一生。幼儿园入学难,公立太难进,私立上不起,二胎来了怎么办?学区房直奔天价,到底能不能降下来?高考改革逐步推进,到底怎么考?

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接受了专访。同样,教育的话题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公立幼儿园难进 民办幼儿园太贵怎么办?

有二孩家长反映,目前公立幼儿园虽然收费比较低,但是入园比较难;私立幼儿园虽然入园比较容易,但是收费比较高。对于二孩家庭来说,国家怎么能够帮助家长解决教育成本困难?

“我们特别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公办幼儿园全国只有8.6万多所,而民办现在有15万多所。我们现在入园的儿童,近2/3到民办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老百姓反映的,一个是收费高;还有一个,教育质量不稳定。”

陈部长介绍,接下来,公办这一块,考虑支持动员一些公办单位新建一批幼儿园,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同时继续支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但是发展的方向是走普惠的道路,只要面向大众,收费合适,质量合格,政府会给它一定扶持。

“其实我们发展学前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师资的缺乏。”陈宝生说。

现在全国在园孩子4500万左右,老师(专任教师)只有240万左右,这是严重短缺的,所以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同时,还需要搞一些购买服务,把幼儿园教师、保育员、保健员问题解决好。

估计到“十三五”末的时候,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将达到85%。

85%是什么概念?中高收入国家水平。2016年达到77.4%,就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73%)了。

“做到这样一个成绩,也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很不容易。但我们还是想,用洪荒之力来解决这个孩子父母亲、爷爷奶奶高度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陈部长说。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可行否?

对于近期舆论关注的“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代表委员们看法不一。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认为,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的国力还达不到,实现还不具备条件。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委员支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多年前他就提出首先在贫困地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其他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开展。

“为什么要从贫困地区做起呢?因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父母大都在外打工,靠爷爷奶奶教育,贫困地区优先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就是要让这些孩子得到更多来自老师的爱护。”葛剑雄说。

学前教育超前化 如何解?

早教班、才艺班、素质拓展班……一到周末,不少学龄前儿童的时间就被各种培训班填满。

“现在的趋势是幼儿园学小学内容,小学学中学内容,中学学大学内容。”对于学前教育超前化,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深感忧虑,他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社会、在父母:“绝大多数家长都将孩子上大学、上名校作为唯一目标,因此从幼儿园就开始盲目给孩子提要求,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不是大学也不是幼儿园的事,而是需要家长转变观念、理性选择。”

来自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赵丽莎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学前教育超前之风有很大意见。一些孩子过早参加了学前教育,却因为生长发育阶段决定了理解力跟不上,导致似懂非懂、似学非学,反而影响了日后正常的学习,而且破坏了学习兴趣。

“教育重在激发天性、保护个性,而现在很多超前的学前教育恰恰破坏了这一点。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有求知欲、探索欲,从而形成爱好。兴趣是最重要的,万万不可拔苗助长。”她建议,学前教育应该有科学的规划,让学习内容和孩子的成长阶段相适应,家长也要有平和的心态,学校、老师和教育机构更有职责科学引导。

时下,不少家长让幼儿超前学习的目的是在“幼升小”时占据优势。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建议,要规范小学招生程序,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和“零起点”教学,以此刹住学前教育超前化之风。

学区房是择校热的副产品 怎么破?

曾有新闻报道,北京有一个家长花了900多万,买了一个39平米的学区房,算下来的话,每平方米大概就是20多万,而且非常抢手,手慢了还抢不着这个房源。

对此,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学区房问题,是择校热的副产品。择校热是在我们义务教育普及之后、有学上后,人们想上好学校,享受更优质教育的客观表现。资源稀缺,他就得采取各种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校区房、学区房问题就出现了。

“对我们教育人来说,学区房是社会对我们的误解,也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

误解呢,很多人觉得是教育带来的,其实它是人们想接受更优质教育的一个表现。压力呢,我们有义务给老百姓提供更好教育,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而我们做得不好。”陈部长说。

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多措并举,用综合治理的办法来啃这块“硬骨头”,多校划片是突破口,热点学校、优质学校教育资源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大致均衡分给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片,解决机会公平的问题。

这几年的工作经验也证明了,资源配置均衡了,择校热才能逐步降温,我们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竞争机会的公平。

“到2016年,应该说,这项改革措施基本取得了成功。只要这项改革推进下去,学区房的温度就会降下来,因为它是择校热的副产品。”陈宝生说。

高考改革在上海浙江试点 今年就要落地了

谈到高考改革时,陈宝生部长说:“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慎重地来考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颠覆性的危机,就会影响一代学生一生的命运。”

目前,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先在上海、浙江进行试点。

“试点发现,在带动高中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因为它改了,高中的课程体系、办学方式、考试考核等,和高考相关的这一套系统,整个都得改,它带动了高中的改革。”陈部长说:“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今年就要落地了,然后将全面推广。”

 

 

 

卫计委主任李斌:鼓励“二孩”的社会政策会更加完善

                         来源: 人民网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回答记者提问。人民网记者翁奇羽 摄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章斐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全面放开二孩后,针对孕产妇增加带来的相关问题,卫计委将在增加服务资源供给、提高救治能力、加强紧缺人才培养、打造全程服务链等四方面发力。她透露,将来鼓励“二孩”的政策利好将越来越多。

李斌指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后,全国新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很多家庭都如愿有了自己的“二宝”,也有一些家庭还为“两孩”生育的事情在纠结,有一些后顾之忧,也确实有一些实际困难。

她说,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加强生育的医疗保健工作。卫计委要认真抓好落实,要想方设法地解决好“甜蜜的烦恼”的问题,首先要增加服务资源的供给。国家会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省、市、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同时通过医院内部挖掘潜力,通过调剂,增加产科床位。再通过对口帮扶、下基层等等这样一些措施,“十三五”期间会增加产床8.9万张,基本能够满足生育需求。

第二,要提高救治能力。“大家也知道,在‘两孩’生育中年龄大的高龄孕产妇比较多,复杂的情况也比较多,所以我们就依托骨干医院加强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中心的建设,做好为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包括建立绿色通道、加强转诊的网络安全,确保母婴安全。”她说。

第三,要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据她介绍,卫计委已经出台有关加强儿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去年一些医学院校也已经恢复了儿科专业的招生,去年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已经培训了5000多名儿科医生。另外,也要加大妇产科助产士的培训,包括转岗的培训。同时调整相关的政策,在职称评定、薪酬待遇上向这些紧缺的岗位倾斜,增强岗位的吸引力,让医生、护士们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安心地工作。

第四,打造全程服务链。卫计委学习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经验,把孕前的优生健康的检查、孕期检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等各个涉及到妇女儿童保健的环节,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哪些服务是免费的,到哪儿去接受这个服务,有一本《母子保健手册》,做到一册在手,全程服务,使服务更细心、更贴心。”她说。

“当然了,要生‘二孩’也不光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问题,还涉及到幼儿园、托儿所的服务,涉及到教育、收入,包括女性的就业等等社会政策和家庭政策的支持。所以,我们相关部门,大家都在积极努力,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配套政策的问题。大家可能已经都知道了,财政部部长肖捷已经讲了,在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方面也已经考虑到对‘二孩’家庭教育支出的专项扣除这样的利好消息,我相信类似这样的利好消息今后还会多起来,使我们鼓励按政策生育的社会政策更加逐步的完善起来。”她说。

正值三八妇女节,李主任还向全体妇女工作者表示诚挚的节日问候。

 

 

 

      三八节话二孩:生不生?看看女委员们怎么说

                                                   来源: 人民网   

去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之后,“生不生老二”成为不少家庭关注的话题。值此全国两会之际,人民网前方报道组对部分女委员进行了采访,面对二孩政策,她们有什么心里话?对二孩时代的社会服务又有何建议?     

              陈思思,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国家一级演员

    女委员心里话:一个孩子太孤单了,我特别支持身边的亲戚朋友要二胎,我觉得两个孩子的家庭结构更和谐美满。

李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原总工程师

女委员心里话: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说,有两个孩子更好,防止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培养孩子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甚至从怀孕前就要做各种准备,这和我们这一代人真的不一样,现在人压力太大了。还有教育等等问题。听说有委员建议增加补助二孩家庭,但是仅仅发一点儿补助帮助不大,还是需要形成社会共识,能对女性有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汤素兰,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女委员心里话:我可能不会生老二,这和孩子数量没有关系。我觉得一个孩子也好一群孩子也好,重要的是教育好,让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建议方面,我觉得不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邰丽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女委员心里话:要二孩这件事是应该根据每个家庭自身的情况去计划,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打造自己的生活状态。

侯艳宁,全国政协委员、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兼药剂科主任

女委员心里话:去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第一年,由于高龄产妇数量增多等因素,新生儿出生缺陷呈上升趋势。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出生缺陷和残疾防控体系,严格落实“三级预防”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的整体素质。

袁慧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中心主任

女委员心里话:要二孩会给大孩童年多个伴,两个孩子共同成长,会多很多童趣。另外,作为父母,孩子多了晚年孤单感就少很多。放开二孩之后,最重要的配套就是幼教了,因为幼儿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幼儿园、儿童乐园也应该建立更多,让孩子有更多玩耍的空间,贴近大自然。

孟晓驷,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女委员心里话:目前许多妇女对生育二孩存有顾虑,用育龄妇女自己的话来说,“就业困难、经济负担、照料负担像三座小山压在她们的心头与肩头”。夫妻双方均就业家庭是我国家庭的主流,而在缺乏三岁以下托幼服务、孩子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工作还是生育,成为摆在妇女面前的两难选择。为使好的政策更好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广大妇女群众希望加快出台全面两孩政策的配套措施,且更为精准、更有温度,使妇女能够生育和工作同时兼顾,以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孙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女委员心里话:我就是独生子女,所以我结婚时特别希望能找一个家里有很多人的大家庭,感受家庭的温暖。我10岁的时候妈妈过世,觉得很孤独,那时候我就特别希望能够生两个孩子,但因为当时有计划生育政策,只是生了一个女儿,我女儿她自己是会多要孩子的。

姚一萍,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

女委员心里话:我还是希望我女儿再生一个,但是年轻人未必听话啊,年轻人有年轻人自己的想法,下一步,希望国家能在教育资源和医疗保健方面政策跟上,别让年轻人有后顾之忧吧。还有就是不管生不生,年轻人都要自己想好,不能把孩子就交给四个老人。

 

                      毕业后八大出路利弊分析

   毕业后八大出路利弊分析,你适合报考公务员吗?

    1.考研

   利:延缓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有些城市,有些学校能给研究所解决户口的问题提高自身学历,增强竞争力。

   国家出台了新的研究所扩招政策,考研相对容易,能够拿到更高的文凭;学术上有创见,可以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毕业后获得稳定的工作。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

   读研期间,不一定能学到对自身职业有用处的知识,白白浪费了积累经验的时间;研究会生扩招,会出现和大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

   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无法放弃本专业。

   建议:如果对某个专业,某种学问有无法遏制的热爱和相应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费自己的爱好和天才,继续深造,终有一天会有建树。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规避和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不要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压力只增不减,而且会使你丧失积累经验的机会,试想,2,3年内,你将与多少机会失之交臂。

   年龄有时候是一种优势,因为年轻,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一旦年纪大了才开始接触社会,这些机会就会相应减少,试想,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犯了错误,单位会念在他年纪小,给予原谅;但一个将近三十岁的人犯同样的错误,会让人诧异甚至认为不可原谅,善用年龄优势就是为自己留下余地。

    2.公务员

   利: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弊:工作枯燥,忙起来极忙,闲起来极闲;考试没完没了,升职总与考试、考核挂钩;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收入稳定,但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准;坐在清水衙门、没有晋升可能的人,很没成就感。

   建议:有志从政的人、有权利欲望的人、真心想改变国计民生状况的人、想要一个稳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这个工作,如果心境淡泊,没有野心,不失为不错的选择,能够保证安定的生活和充足的个人时间;如果想要升职,则要有长期奋斗(至少15年)的决心和高明的人际头脑,否则不容易出头。

   3.国企(或事业单位)

   利:稳定的收入,良好的福利保障;有国家做后盾,安全系数高;国企注重员工素质,要求员工为人处事遵循一定规则,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有些行业工作相对安逸,心理压力相对较低;国企锻炼人,能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

   弊:入门难,不容易进入;有的论资排辈,想要出人头地一般需要多年的奋斗;人际关系较复杂;中西部的国企,大多待遇一般。

   建议:国企人际关系复杂,初入其中的大学毕业生也许会摸不到门路,而按资排辈的现实更让心高气傲的大学生心生不服,当然,国企也正在克服上述弱点。国企能够全方位地锻炼人,总的来说,国企是不错的选择。

   4.私企

   利:能够发挥能力,发展空间较大;能够很快学到实用的知识;私企工作不单调,需要一职多能,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劳有所得,私企老板会按照你的贡献决定你的待遇,形成良性循环;自由性大,升职、积累经验相对更快,想跳槽也容易。

   弊:风险较大,比如经济危机到来,私企一批批倒台;有的公司不能保证福利;企业人文环境参差不齐,有些极好,有些极差;竞争相对激烈,工作环境不稳定,下岗可能性大;有些制度不合理,吃亏也只能忍着。

   建议:很多毕业生愿意选择私企,认为私企的门槛较低,更易积累经验。但是,不要形成“直接进入私企”的意识,私企的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缺乏经验,很容易被第一份工作定型,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职场习惯会限制你的发展。同时,私企同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会束缚才能。对私企,应慎重考虑。

   5.外企

   利:高薪,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外企有系统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强调个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能力,也有利于搭建自己的人脉;注重员工发展,给予员工诸多培训;实力雄厚,不会出现拖欠工资、罔顾员工权利等现象。

   弊:起点高,发展空间不大;工作量大,加班加到吐血;竞争激烈,神经随时紧绷;打入核心机构难上加难,可能性基本为零;对外语有很高要求;

   建议:外企的高薪高酬是很多毕业生追求的目标,进入外企,感受成熟的企业环境和管理系统,有利于毕业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论是个人能力、行业观念、企业文化意识。外企能够全方位地充实员工的头脑。但是,外企竞争激烈,职位也只能到一定级别,有些聪明人会进入外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然后自己创业。

   6.留学

   利:增长见闻,开拓视野,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掌握一门外语,受益终身;磨练自己的生存能力,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学习外国人的优秀之处;好的学校,好的专业,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拿到过硬的文凭;有机会进入外国公司或者移民。

   弊:出国留学需要大笔金钱,投资不一定有相应回报;国外消费水平高,也许你常会感到入不敷出;有些国家排他性强,你无法真正融入同学之中;外国的经济危机闹得厉害,工作机会更少;如果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会白白浪费几年光阴和大笔金钱。

   建议: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多见见世面,是件好事。如果有条件出国留学,不妨出去。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学校或者好的专业,大可不必出国镀金,把同样的资金用来创业或投资意义更大。

   7.创业

   利:不必为人打工,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全方位锻炼人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质;培养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创业成功的成就感无可取代。

   弊: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健全,需要一笔较大开支,需要长远目光和周密规划;毕业生社会经验少,眼高手低,盲目乐观,容易碰壁,创业失败打击巨大。

   建议:大学毕业生想要成功创业,不只需要远大的理想,还要有激情、行动力、领导能力、商业信用和超强的适应性,毕业生不论是心智、观察市场的眼光、领导气质都还有一定欠缺。想创业的人无需急于一时,进一家好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再辞职创业更为妥当,成功率也更高。

    8.自由职业

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爱好,时间自由、充裕;能够全面安排自己的生活;挑战性高,生活不易枯燥;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心灵充实。

弊:没有稳定收入,必须自己注意社保和养老问题;脱离社会太久,不容易融入;对自制力要求极高;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有江郎才尽的顾虑。

建议:自由职业适合有艺术气质的人,SOHO一族的生活虽然令人羡慕,但存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自控力强、计划性强、有理财观念的人能够适应自由职业,并保证自己的生活;容易产生惰性的人,还是需要工作来规范,不建议太过“自由”。

        

 世界教育信息

                   

                      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在中国昆明召开

2016年12月10-11日,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在昆明召开,以“创新、合作、包容、共享”为主题。来自140个国家、地区的大学校长和孔子学院(课堂)代表,各国驻华使节和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代表等2200多人出席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致辞,为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颁奖。

刘延东说,习近平主席指出,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创办12年来,在中外双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稳步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得到拓展,运行机制日益健全,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已在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学院和1073个课堂,各类学员达210万人,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架桥人”和世界认识中国、中国与各国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刘延东强调,当今时代,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携手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孔子学院要以“创新、合作、包容、共享”为努力方向,深化教师、教材、教学法改革创新,拓展办学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要发挥中外合作高校的积极性,完善理事会机制,促进合作办学深度融合。要推动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坚持开门办学,推动文明互学互鉴。要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持区域、国别之间孔子学院合作,努力惠及各国人民,为促进多元多彩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教育部时任副部长郝平指出,中国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规模与 质量显著提升。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孔子学院是教育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桥梁,今后要围绕“创新、合作、包容、共享”方针,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不断拓展办学功能,进一步健全中外合作运行机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特殊学校 “学校 - 工作过渡计划”取得积极成果

    据新加坡教育部网站2016年11月2日报道,新加坡教育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MSF)和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SG Enable)的“学校——工作过渡计划”(S2W)产生了积极成果:参加该计划的第一届学生中,80%的学生已被成功雇佣,83%的学生持续工作6个月以上;学生获得了收入,为家庭减轻了负担,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家长反映该计划帮助学生获得了工作技能、养成了工作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更多的自信、独立和潜能;雇主反映该计划使他们体会到更加包容的文化,员工对残障者的态度更加积极。该计划是一个结构化、有组织的实习项目,于2014年在五所特殊学校试行。参与者接受组织管理,有真实工作经验的教练根据残障学生的工作潜力、能力和职业喜好提供合适的职业培训和就业途径,让他们获得不同的就业、培训机会,帮助残障学生成功融入社会。该计划所提供的离校培训和就业途径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得到了不同行业合作者的支持,尤其是新加坡商业联合基金会的援助。

 

英国议会跨党派小组 呼吁政府传递欢迎国际学生的信息

2016年11月15日,英国议会跨党派国际学生小组召开今年成立以来的首次正式会议,英国教育部大学和科学事务国务大臣约翰逊(Jo Johnson)出席会议并致辞,国会议员布洛姆菲尔德(Paul Blomfield)和比利莫利亚(Bilimoria)主持会议,包括12位议员在内的55位教育界人士参加会议。

布洛姆菲尔德呼吁政府明确传递欢迎国际学生的信息。与会人士对政府部门间缺乏协调导致负面信息传递给国际学生这一状况表示担忧。约翰逊表示,赴英留学的国际学生生源还不存在危机,但有些生源国市场应引起关注,如实现英国与印度的学历互认,因为印度目前尚不承认英国一年制的硕士学位。2012年,英国取消毕业后工作签证(PSW)后,在英印度学生人数猛降,2015年仅18320名印度学生在英学习,不到2010年39090人的一半。比利莫利亚指出,政府将移民数量减少至 10 万并将国际学生纳入减少移民数量的目标是完全错误的,向世界传递了完全错误的信息。未来几个月,该小组将集中关注内政部正在进行的关于国际学生申请第四级签证(T4)的咨询报告,该报告将区分高质量与低质量的高等教育课程。

 

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 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至关重要

    据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网站报道,2016年11月28-29日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会议在希腊塞萨洛尼基举行,讨论如何使学习更有效。与会人员一直认为,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的确认,对欧洲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主任詹姆斯·卡列加(James Calleja)强调:“对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确认,将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排斥现象,并促进就业。在2018年之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2012年委员会建议》(the 2012 Council Recommendation),当政治和法律上的支持指日可待、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受益时,确认工作将会具有附加价值。”确认工作是为了使学习具有可见效果,鼓励人们持续学习,帮助他们获得工作机会或提升自尊感。如今,欧盟成员国在尽力推行相关政策以认证技能,确认资格和职业指导,提供更具包容性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但是,有些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存在缺失,社会人士和公民团体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据利益相关者反映,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信任缺失、移民、利益协调、行动速度、雇主和失业者机会等问题。对此,卡列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并表达了欧盟将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决心和对未来前景的美好期望。

 

专家论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未来

         ——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资深教授许美德

一、中国文明和教育的发展吸引我不断参与其中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许教授,非常荣幸能够采访您!您是国际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同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能否谈谈您是如何走上比较教育研究之路的?同时,是什么激起您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研究兴趣?

许美德:我想结合我个人的生活、学习经验谈一下。我本科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专业是西方古典文学,学习了古希腊文、古拉丁文、哲学等课程。学这个专业,源于我的一位中学老师教了我一些拉丁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于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那时有很多想法,但不一定很实际,认为不一定要立刻找工作。我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那时,我有一位亲戚在香港办一所基督教小学——恩光小学,我还认识了几位在中国内地传教的加拿大同胞,他们之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工作过。我很尊重他们的工作,并且决定离开加拿大去访问他们、了解他们所做的工作。1967年6月,我在香港考察之后,决定先留在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因此,我那时在香港找了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现在想起来,仍觉得当时做这个决定很不容易。在那期间,我学习了多种语言,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语等,之后学了粤语,不仅学了口语,还学了汉字。在学汉字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中国文字的优美,加上我本来就对做学问感兴趣,就想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的文明、中国的学术、中国的文化等。也是基于这种对中国文明的极大兴趣,在香港待了大约11年之后,我决心申请去中国内地,因为不深入其中,就无法对其进行很好的了解。1978年,我成功拿到了去往内地的签证,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内地的情况。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很多人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提出中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在香港执教期间,为了获得相应教育证书,我在香港大学修读了教育相关课程,对于其中的一门课程特别感兴趣,那就是比较教育。在香港,我感受到了三种教育制度的不同之处,即中国传统教育、英国的教育和加拿大的教育。1976-1978年,我产生了两个愿望。一是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要开放,教育一定很重要。我是一位英语教师,同时懂中文,可以在中国教英语,进而能够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二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座桥梁,把中国的文明介绍给其他国家,哪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我已经感受到她的价值。

中国那时已开始招聘外教,但主要集中在高校,中小学几乎不招聘外教。在高校任教,必须获得硕士学位,而我当时只拥有本科毕业证书。因此,1978年9月,我就去英国伦敦开始攻读硕士学位,选择的是比较教育学专业。由于以后想去中国内地任教,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就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询问是否有到中国某所大学任教的机会。不久,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告诉我复旦大学要招聘英语外教。经过和复旦大学的领导商议,我定于1980年春节后去复旦大学任教。1979年9月,我的硕士课程结束并开始了博士课程的学习。1980年春节,我到了复旦大学,主要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我的学生有的已经30多岁,很多经历了“上山下乡”运动,回到学校有很多经验和想法,而且求知若渴,特别难得。

最初,我本来想写与复旦大学历史和发展主题相关的博士论文,后来觉得了解20世纪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过程更有意义,因此将复旦大学的历史与发展作为其中一个微观分析视角。从辛亥革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大学受国外的影响较大,包括美国、法国、德国、苏联等。“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面临较多冲突和困难。例如,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两国之间的冲突很大。进而,我就考虑中国能否在开放的同时避免这些冲突。因此,我的博士论文主题最终定为“中国大学一百年的文化冲突”。造成冲突的政治因素很重要,但除了政治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我想通过了解其中的文化因素,探索适合中国文明的发展模式,进而促使中国更好地走向开放、中国的大学更好地走向国际,这也是我开展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

1984年,我回到伦敦完成博士论文写作。那个时候我很想再回到中国,因为我很喜欢中国,有很多的朋友在中国,而且参与中国开放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可有朋友劝我回加拿大,因为那时我离开自己的国家已有17年,而且我的父母、家人都在加拿大。因此,1984年我决定先回加拿大,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博士后。很巧的是,那时加拿大和中国签了一项开放协议,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随即开始支持中国的发展。那时,美国没有做这个事情,加拿大与中国建交比美国早9年——加拿大于1970年与中国建交,美国是1979年与中国建交的。1983年,加拿大和中国签署了一项国家级的协议,提出要给中国提供援助,而且主要集中在教育方面,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知道这件事以后,我觉得自己非常适合做这件事情,因为我懂中文、去过中国多所大

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比较了解,也写过相关论文。因此,我一边进行博士后研究,一边参与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相关工作。1982年,世界银行也开始给中国提供资助,支持中国发展,且贷款比加拿大为中国提供的资助多,包括多个不同项目,涵盖综合性大学、工程大学、职业院校、省级师范大学等。他们知道我的情况,也请我帮忙。因此,从1983年至1989年,我一直在从事相关工作,参与这两个机构和中国大学的合作,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后来,我被调到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工作。期间,有2年在北京,即1989-1991年。那时,虽然中加两国的关系不如之前,但加拿大政府还是决定保留文化、教育交流项目,因此我能继续参与推动两国的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交流的工作。当时,很多人担心中国会再“闭门”,但是邓小平提出要保留“开放”这个方向,不断推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比较教育变成了一个理论框架,可以用于分析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交流过程,进而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哪些方面可以互相学习、可以和谐相处,哪些方面可能会引起一些冲突等。自邓小平时代以来,中国选择借鉴一些合适的、能够与中国的精神与思想相符的发展模式,即开放但不完全仿照某一国家的做法。

二、见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走出去

《世界教育信息》:您从20世纪60年代就来到中国,能否跟我们描述一下您所见证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许美德: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目睹了中国大学的很多变化。在课程方面,中国高校开设了很多新学科,如管理科学等,且不断面向国际化。加拿大与中国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管理科学学科方面的,当时大概有11所加拿大大学和中国的大学在中国联合开设了最早的MBA课程,培养相应人才,帮助中国的公司走向国际舞台。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在校园建设方面增加投入,新建了很多校园、教室、教学设施等。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中国大学有一段时间不太愿意扩大招生规模。到1999年,中国下定决心扩大高等教育招生,招生人数在6~7年内从300万上升到3000万。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过程,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平等,如使得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另一方面提升了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改善了中国产品的质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中国高等教育还有一个重大转变,即孔子学院的发展。一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赶超国外先进教育水平,但大概从2004年开始,孔子学院不断得到发展,中国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国外,而是会将自身介绍给国外。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留学生的第三大国家。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想要了解中国,想知道为什么中国高等教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这么成功,没有哪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速度比中国快。当然,不是没有问题,但仍然很了不起。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的投入,没有教育的投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学者要对这些情况进行思考和总结,并将有益经验介绍出去。我认为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家庭的团结、人民努力向上的精神等;二是政府有力的领导,政策推动力度大,全国能够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情。当前,有些学者比较追求排名,我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思考怎么将中国的经验介绍出去,思考并解释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例如。现在中国在非洲开展了很多项目,包括孔子学院、大学间的合作、中小学支持项目等。中国的大学应重视对外援助方面的发展,但很多大学对此不够重视,而是将过多精力放在论文的发表等方面。中国的对外援助工作很值得研究,很值得参与。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孔子学院引起了一些争议,对此您如何看待?

许美德:我特别欣赏孔子学院,当然会有一些问题,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此有一些怀疑,即怀疑中国利用文化传播来进行政治控制。我想,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孔子学院不够了解。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国家、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是比较顺利的。我认为,中国作为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没有文化外交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中国的文化外交和西方的不一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如大使馆来推动文化外交,由政府提供奖学金、培养外教等。中国政府则将这项工作委托给了大学、非政府组织等,如孔子学院就是通过国外的一所大学和中国的一所大学开展合作的这种模式发展的,且由汉办外派管理人员和教师。这是一种民间的文化外交,可以说比西方的文化外交模式更开放。问题肯定会有,但我认为整个过程是很好的。我个人这么多年一直被中国的文明所吸引,现在能够看到中国这种真正的文化外交,我很高兴。

三、中国教育“走出去”:将更多的中国教育文明介绍给国际领域

《世界教育信息》:对于中国教育的“走出去”,您有什么建议吗?

许美德:中国在30年内由一个闭塞的国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经济改革、社会改革等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高等教育也在7年之内实现了大众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学者一方面要将中国的教育文明介绍给国际领域,另一方面应思考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对中国改革所作的贡献。很多国家都希望获得像中国这样的发展成绩,但是往往做不到,所以很需要中国的教育学者去解释中国的教育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教育,及其发展过程。

很多学者批评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很多、很明显,但政府会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因此,中国的很多课程改革值得研究。例如,我特别欣赏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提出的改造学校的办法——生命-实践教育,具体做法是整所学校考虑怎么把课程、学校环境根据其本身的特点进行改造,而不是学外面的模式,然后一步一步改造学校自身,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精神。我认为,这就是根据中国自身文明经验来对学校进行改造的做法,很值得介绍给全世界。其实,中国有很多良好的教育经验值得介绍给世界,如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当前,我花费很多时间编一本全英文的学报——《中国教育前沿》(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每年出版4期,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希望通过这本学报将中国的教育实践、教育理念、教育成就等推向国际领域。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一些人可能外语很好但不一定了解中国的教育,而了解中国教育的人,外语不一定很好,希望更多的学者同行加入。

《世界教育信息》:您在会议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中国的师范大学发展模式,能否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许美德:西方国家很多人不太了解“normal”(师范)的含义。19世纪末,基于现代化需要,中国开始设立师范学校,现代的学校需要现代的教师。日本之前也设立了多所师范院校,后来收到美国的影响,将之取消了,之后设立了教育大学。师范院校不受传统西方大学影响,不是专门化院校,非常重视跨学科,可以培养一些新的学科和人才,我认为这是亚洲特色。在大学排名方面,很多人追求综合性大学,我觉得中国可以推出另一种模式——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的类型在全球是不完全一致的,有很多特点和好处。

 四、期待中国的大学多思考自身职责和任务

《世界教育信息》:当前,中国正积极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对此,您有什么具体的看法和建议?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您有何期待?

许美德:对于这项新政策,我还不是特别了解,在这里仅根据我有限的了解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在我看来,之前“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的申请机制很不一样。“211工程”大学要先由学校申请,再经过审核,我认为是比较公平、公开的过程,每所学校都有机会申请。根据该机制,我们可以预料到哪些学校可以入围,而也有一些学校是我们没有预料到但经过自身努力提升到相应水平而入围的。“985工程”学校最初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然后发展到9所,且其中6所为工科性质的大学,只有3所是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即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之后,这些大学变得越来越综合化。后来,很多大学努力加入“985工程”大学行列,数量增长到39所。我个人认为,这个过程不太公开。因此,我认为,“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谁决定”的过程,即能否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选拔机制。我觉得这个意愿很好,加拿大也是这样,因为很多小规模的大学不可能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等类型的大学行列,但其可能有几个领域或某个领域特别杰出、特别优秀,应该给这些学校一些机会,使其得到承认、得到支持。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我觉得不应一味地追求一流大学,应该思考应为社会作出什么贡献,包括给国际领域做出什么贡献。现在,中国的经济、社会等方面已经发展得很成功,应该考虑自身应承担怎样的职责和任务。由于一味地追求排名,一些学校所开展的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的项目可能被忽视或不被承认,因为这些不被列在大学排名指标中。盲目地追求大学排名可能使得大学脱离服务本地、本国、国际有需要领域的任务,这是我所担心的。希望中国的大学多思考自身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而不是“名誉”。

 

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

     近年来,我国艺术专业教育迅猛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截至2010年,在全国2358所普通高校中,经教育部确定的开办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达到819所,包括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31所和开设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其他高校788所,年招生人数近30万,在校生近120万人。根据笔者计算,开办艺术类相关专业的高校生和在校生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34.73%和在校生总人数的5.38%,基本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大规模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艺术教育长期存在高度专门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倾向,且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印象了艺术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导致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普遍不高。如何克服功利主义的弊端,实现艺术教育的育人目的,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影响

    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象征,艺术与人类同生存,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早期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普通教育,艺术教育是所有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有着重要地位。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不断走向专业化,艺术教育也逐步从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教育领域。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一方面带来了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使艺术教育发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教育:一是为全体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普通艺术教育,主要表现为各教育阶段所开展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基础艺术素养教育;二是部分学生所接受的艺术专业教育,由各级各类艺术教育院校所实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对艺术教育本身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超自然的精神文化,其主要价值在于升华人的物质生活,愉悦人的精神,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拓展人的社会意义。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艺术始终相随相依,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学识高低,在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艺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从一开始就被人类纳入教育范畴,它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早期的艺术教育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的,而学校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则是作为综合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实施的。比如,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一贯有“六艺”教育之说,《周礼·地官·保氏》最早记载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艺”教育。在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都以“六艺”为基础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对规范社会秩序、教化民众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中世纪学校教育中所谓的“七艺”教育,包括“三艺”教育和“四艺”教育,前者包括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教育,后者包括算数、几何、音乐和天文教育。不论是我国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都包括了艺术教育,从教育目的看,都是着眼于以艺术陶铸人,使受教育者获得艺术素养,造就完善个性与和谐品格。艺术教育不但要教会人从事艺术活动的技能,而且还要使艺术的精神融入到人的灵魂中去,使人的精神在艺术的涤荡下趋于完善与和谐。

    艺术教育从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是人类艺术需求扩大和艺术本身走向专业化的结果。艺术教育专业化是艺术繁荣的反映,表明艺术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艺术专业人才已经在社会职业分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1562年佛罗伦撒艺术家瓦萨利创办了西方第一所艺术学院,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专业化的开端。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始于20世纪初期,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和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的建立,开创了我国艺术教育专业化的新时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对艺术教育影响深远,使艺术教育自身走向了分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通识教育;一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专业教育。前者在中小学教育中往往作为普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般作为通识教育;后者主要在艺术高等院校或高校的艺术院系开办。

    2、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水平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都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增强了艺术的创造性,开创了艺术繁荣的局面。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人才培养走向了专门化、系统化和高端化的道路,而且使艺术本身从各种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知识生产单位,使艺术活动和艺术创造成为专业人士的领地。在艺术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日趋细化的今天,如果不接受艺术学科系统的专业训练,不系统地掌握一门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不深入了解历代艺术家的贡献和同行们的创作方向,不单很难有艺术的传统,更无从谈起艺术的创新。

    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带来了艺术教育本身的繁荣,使艺术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庞大的部门。比如,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门类单列,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领域,而在一些大学,设计学又被划分为艺术设计学、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又被细分为“视觉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等诸多专业方向。仅就“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所需修习的专业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染织图案基础、刺绣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服装工艺、汽车织物设计等与基础材料、制作工艺和设计创作等相关的一大批专业必修课程。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化布局展示了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图景。

    随着艺术教育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传统的艺术越来越专门化、精深化,而且各种新的艺术不断被纳入教育范畴,艺术领域不断扩大,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就艺术水平提高而言,艺术教育专业化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艺术专业教育以培养新的艺术人才为目的,使一代又一代艺术人才的成长有了稳定可靠的培养机制,确保了艺术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持久性。二是艺术理论的不断进步。教育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诚然,艺术曾经只是一种技艺,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将艺术看作是一定技术的产物,但不可否认,正是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也使曾经的技艺和艺术手段具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艺术发展的科学化制度。艺术创作最初只是一种闲逸的好奇,艺术作品也只是某些社会活动如祭祀、庆典等用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表达情绪、寄托感情的物件。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各门艺术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存在空间,建立了具有身份认同标志的规范,而且使各门艺术获得了存在与发展的常规建制,使艺术创作从闲逸的好奇走向了科学的发展。四是艺术成果的积累与传承。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提升了艺术的社会价值,使艺术作品由单纯的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东西,变成了具有科学与文化价值的物品,进而提高了艺术作品的收藏、保存的意义,使艺术成果的世代积累与传承有了更好的保障。

    3、艺术教育的高度专业化导致其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割裂

    艺术不仅源于生活,而且还源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是艺术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从教育的角度讲,艺术既要服务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服务于提高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的诉求。艺术不只是艺术工作者的需要,其他社会民众同样需要艺术地感知力、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需要对美的渴求,需要美的熏陶,需要精神的升华。因此,艺术是社会民众共同的需要,艺术工作者与其他社会民众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艺术修养专深程度,以及是将其作为生活的兴趣还是作为人生的职业与志业。因此,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应当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由于普通化走向专业化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艺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教育的独立性不断得到强化,艺术教育越来越走向高度的专业化、甚至过度的专业化,导致其自身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关系逐渐疏离,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存在,在我国也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模仿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使专业教育走向了极端化,更强化了艺术教育的高度或过度专业化。直到今天,高度专业化的问题还普遍存在,给艺术教育和艺术本身的发展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艺术教育高度专业化带来的疏离问题既表现在教育观念上,也表现在教育选择上。从观念上看,首先,它带来了艺术教育的工具理性的泛滥,使艺术教育工具化,强调教而非育,重技术而轻人文、厚实用价值而薄文化价值;其次,使艺术的纯粹化广为认同,似乎只有艺术工作者需要艺术,只有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艺术教育,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可以不接受艺术教育,大学也不必为他们提供艺术教育。从教育选择上看,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专业学生只看重艺术教育课程,对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不感兴趣,即便选修了也是敷衍了事;二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将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打酱油”课程,能不选就不选,即便选择了也不是为了接受艺术的陶冶,而是为了凑足学分;三是有志于艺术追求的“准大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专攻艺术考试科目,而忽视文化科学科目的学习,导致“艺考”成为很多考生投机取巧的门道,从而使很多人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疏离,不仅造成很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修养浅薄、境界狭隘,艺术发展底蕴和内动力不足,而且导致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艺术修养贫乏、甚至近乎空白的窘境,使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遭到消弱。很显然,这种状况不仅无益于艺术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

   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个既相连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大学教育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大学教育实践中,二者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同时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明确具体的体现,并对人才培养发挥作用,还是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在二者的关系上,不仅存在观念的误区,而且存在实践的偏差,理清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有益于艺术的兴盛繁荣。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

    单纯地从概念产生的时序看,艺术教育先于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没有出现之前,艺术教育包含人类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之中,所以,在西方,人们称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中文翻译过来称之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尽管从中文翻译名词上看不到艺术二字,但毫无疑问,艺术教育是包含其中的。我国古代更是直接提出“六艺”教育,孔子要求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艺术与教育最初是融为一体的。不过,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范畴概念,艺术教育的出现则要晚的多。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教育逐渐成为相对对立的教育范畴。

   通识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提出来的,旨在规避专业教育的缺失,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众所周知,专业教育既是文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产业发达、分工日益专门化的要求。专业教育将大学生的培养从目的到内容都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尤其是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专业教育在发展人的专业兴趣和优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专业对口、学用一致、职业需要优先等成为专业教育的代名词,而人的个性的张扬、情感的完善、职业之外的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等,在专业教育中很难得到体现,更难以受到重视。所以,出于补救专业教育之短的目的,通识教育在大学得到了发展。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简单地看待通识教育的历史,因为通识教育从目的到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是人类教育一以贯之的要求。可以说,人类教育的历史有多长,通识教育的历史就有多久远。

  因此,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同源同生,它们兴起于人类原初教育,是人类原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内在品格和个性的完美,是人的基本教育需要。二者的分解尽管有着高等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但只是相对的。在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计划中,艺术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范畴。

    2、通识教育是现代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

    在现代大学中,艺术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艺术通识教育通常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而艺术专业教育则与其他文化科技专业教育类同,与通识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艺术专业教育是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而艺术通识教育的对象则是所有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尽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往往存在多种联系。很多艺术通识教育内容源于艺术专业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师承担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艺术专业课程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开放,供他们选修;艺术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参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活动等。

    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是自成体系的。在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时代,艺术教育的体系日益壮大和完备,从组织机构建制上看,不仅有专门的艺术院校,而且有大量的高校所开办的艺术教育院系;从教育组织形式上看,既有综合性的艺术教育组织形式,如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又有各专门艺术的教育组织形式,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等;又有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艺术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既有中西传统和现代艺术教育,又有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还有各种融合现代高新技术的艺术教育。现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保持相对的独立,而且使艺术日益走向学科化和专业化,使艺术原本所具有的普遍性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尽管如此,不论艺术本身还是艺术教育,都需要以其他文化科学技术及其教育为基础,才可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就艺术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艺术专业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艺术专业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中小学教育,另一个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小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心智和基础文化科学修养,包括一般的艺术启蒙修养,旨在使接受艺术专业教育的大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态度、情感倾向;大学通识教育则服务于艺术专业教育的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拓展思维空间,开阔艺术眼界,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有人可能以为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或学生课外的艺术辅导培训是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表面上看不无道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然,应当承认,这种误解还有很大的市场,现在非常火爆的艺术考试辅导班培训就是其后果。第二,它是艺术专业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不能只懂艺术、之关心艺术,而不关心人、关心社会,不关注艺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他们在发展优良的艺术修养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人文的情怀。这些既要通过接受艺术专业教育来实现,还要通识教育与以辅助。第三,它是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和艺术创新的基础。现代社会变动不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日益加剧,通识教育涉及众多的人类基本文化科学技术领域,它不仅能够从文化科学技术角度为艺术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动力和指引,而且还能激发和推动艺术的创新。

    3、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教育

    艺术素养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基础素养。对于个人社会生活而言,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懂得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熟悉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艺术是为整个社会和全人类服务的,历来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蒙娜丽莎》不只是为画家所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不只是为戏剧家所喜爱,意大利歌剧不只是为歌唱家所传唱。人的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和追求,对假丑恶的鞭笞和责罚,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寄托和守持,无不借助于艺术。艺术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不能给予每一个人享受艺术的社会,很难说是文明社会,同样,不具有基础艺术素养的人,很难说是人格健全的人。

  人的艺术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大学生不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不一定要接受多么专深的艺术教育,不一定要养成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但却不能不接受艺术教育,不能不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前,艺术是大学生共同必修的教育;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后,尤其是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之后,艺术教育似乎成为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属品,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想要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变得难上加难。一来受偏狭的专业教育理念影响,很多大学生将艺术教育等同于其他专业教育,要么不开办,要么只为艺术专业大学生开办,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二来一些大学将艺术作为点缀品,认为只有在需要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唱唱歌、跳跳舞就够了,因此,只面向极少数学生成立大学生文工团,配备少量的指导老师,在业余时间对有关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多数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不高,很多甚至近乎为零。

   为了扭转偏狭的专业教育的消极影响,大学通识教育将艺术教育纳入其中,对每一个大学生实施必要的艺术教育。综观各大学通识教育计划,尽管开设课程的边界有宽有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课程。通过通识教育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进行基本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完善其认知和人格结构,提升其志趣品味。

三、艺术教育改革的路径

   从教育的角度看,艺术教育的价值主要有二:一是专业教育价值,二是通识教育价值。前者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后者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二者目的不同,要求各异,实施方式和路径也存在差别。不过,就艺术教育本身而言,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改革都势在必行。

   1、更新艺术教育观

   教育改革是大学适应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的主动改革,尽管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手段备受大学重视,但观念的更新却发挥着先导的作用。艺术教育改革,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改革,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用新的艺术教育观统领改革,塑造艺术教育新的精神和灵魂。

    更新单纯的艺术专才教育观,树立人人艺术教育观。艺术教育需要培养艺术专才,这是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能将艺术教育的目的局限于培养艺术专才,它还应当满足所有大学生养成基本艺术素养的需要。艺术教育不能只是为艺术艺术专业大学生服务,必须服务于每一个大学生,这正是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特别之处。大学应当从人人都要具有艺术素养,人人都要接受艺术教育的理念出发,改革教育教学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塑人才培养过程,使全体大学生拥有接受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更新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教育观,树立全人教育观。功利主义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艺术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与功利主义教育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不仅无助于艺术专业教育健康发展,而且有损于艺术通识教育的普遍推行。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破除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树立全人教育观,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组织和落实艺术教育。不论艺术专业大学生,还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都应通过接受相当的艺术教育,实现认知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

   更新技术本位教育观,树立人文本位教育观。艺术不仅包含了表现技巧,而且还拥有体系化的创作技术和规范。艺术教育不能忽视技巧、技术和规范的训练和养成,但却不能唯技术论,不能使艺术教育陷入技术本位化的误区,否则,不论艺术专业教育还是艺术通识教育,都将沦为艺术匠人训练的一种手段。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学艺术教育中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一直有增无减。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正确认识技巧、技术和规范等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消解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使艺术教育真正转变到人文本位上来,使艺术由技艺之学回归人文之学,让艺术的精神和灵魂引领艺术教育的方向,用艺术净化和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发挥艺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2、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

    任何大学教育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持、互为表里的,艺术专业教育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的艺术教育非但没有带来艺术教育的优质化,反而钳制了艺术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使艺术教育缺少相关文化科学技术学科教育的支撑,艺术专业人才表现出基础不牢、营养不足、缺乏后劲等问题。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使艺术教育走出封闭办学、孤芳自赏的怪圈,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教育的交流与融合,将艺术教育置于广泛深厚的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综合学科教育基础上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

    改革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尽管艺术本身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其通识教育的范畴则是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根据艺术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在综合+专业的总体框架下,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科目,增强通识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改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目的,提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扩大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与共享。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文化科学技术,艺术人才的成长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艺术专业教育,“圈养”的艺术专业人才可能是技艺高超的“艺匠”,但在才智和感情方面都很难说是完美的。建立新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仅仅通过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扩大艺术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建立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沟通和共享机制,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艺术专业人才发展的无限空间,有利于早就富有个性和独特品格的艺术专业人才。

   3、加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是否需要艺术教育,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尽管回答起来非常简单,但真正要做好却并非易事。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甚至根本不应该有的地位,各专业仅仅从本专业角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空间被压缩到了最低程度。虽然部分大学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但由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课程不仅少之又少,而且选课要求、课程质量,以及整体教育氛围都难以达到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艺术教育改革应当从培养其基本艺术素养、发展其完美人格的目的出发,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建立针对性强、适应面广的艺术通识教育体系。

    加强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改善相关办学条件。艺术通识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课程教学是主渠道。由于高考制度的缘故,中学对艺术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基础比较低,所以,大学艺术通识教育不仅要解决艺术启蒙问题,而且要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和质量。为此,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应当包括从中学艺术课程到大学艺术课程的完整体系,尽可能开发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配备必要的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课程教育的器械、设备和场地,提高艺术课程教学质量。

    加强各种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建设,建立大学生艺术教育基地。课程教学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课程教学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加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使大学生拥有发展艺术兴趣和特长的稳定基地。艺术社团组织如吉他协会、戏剧协会、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爱好者俱乐部等,对加强大学生艺术通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社团组织办得好,就能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一道促进大学生基本艺术素养的养成。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灵活,成员兴趣相投,自愿参与,相互观摩指导,具有自娱自乐的特点,大学生应当在经费、场地、教师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其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艺术氛围。大学不能没有艺术,校园不能没有艺术氛围。一所艺术氛围浓厚的大学,大学生经过校园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即便不能养成艺术表现和创作能力,也能具有一定的艺术感知、评鉴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大学应当从教育的基本目的出发,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传统和习惯,使大学生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的影响,就能品味到高质量的艺术生活,并通过校园艺术环境的浸润,养成良好的艺术素质与个性人格,从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幼儿教育研究

 

                五年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及发展对策研究

 五年专即五年制的大专,这是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的成果,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可以选择五年制大专进行学习。五年专中的专业很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就是当前一门比较炙手可热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专业,他们在校期间学习采用各种方法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培养,我国当前优秀的幼师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专业,就需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科学素养,本文重点对五年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当前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首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广泛的课程范围,但是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关注度是严重不足的,学校将课程集中在幼儿园管理、幼儿心理学以及其他专业技能,如钢琴、舞蹈等学习上,但是对于自然学科的学习却很少涉及,所以遇到了自然学科等课程以后,学生的兴趣并不高涨,长此以往甚至对科学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十分困难,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得到启发,其次,在对当前五年专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技能十分薄弱,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不足,尤其对对于新的科学知识并不敏感,更不比说对科学知识进行更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缺少主动追求的动力,学校也没有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主动的灌输,所以根本无法与当前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这种情形必然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引发自身结构的缺失以及在能力方面的不足,所以科学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三,在对科学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存在能力缺失的问题。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因为五年专学生在毕业之后可能成为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才能借此进一步的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引导,学习科学的本质在于对真理进行探究,探究实际上就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创造,所以探究者必须要对未知事物具有一定的兴趣,同时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创新能力,所以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创新能力。

2、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思考

2.1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科学兴趣的培养,方式是十分多样的,只有具备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一门学科,进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要想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就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讲座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科学讲座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可以以科学发展史为主要内容,可以以生态破坏为主要的内容,尽可能的与生活相贴近,与最新的社会发展情形相贴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在进行讲座的过程中,学生适当的记笔记,记心得,从中体会到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还开拓了视野,促进了知识的增长,尤其是让学生对科学变得更加关注,极大的激发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2开展各类科学知识制作竞赛适当的竞争对于激发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科学创造性能力的提升,可以积极的开展一些科学知识方面的竞赛,这种竞赛对于人的创造精神具有极大的激发作用,使人精神充沛,思维敏捷。这正是科学学习所需要的。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引入竞争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校为了增强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开展了“儿歌表演唱比赛”、“舞蹈大赛”、“简笔画大赛”等。可以仿照这些比赛,以当前的最新科技为主导来举行科学知识制作竞赛,这样不仅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科学的不断关注,同时可以培养多种专业人才,使得一部分在专业技能方面不占优势的同学在科学教育方面得到优势。

2.3设置专门的幼教科学实验室科学是需要探究的,而探究往往离不开实验。现有机制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几乎与实验脱钩,但幼儿的科学教育又要求有一些必要的探究实验,幼儿的科学实验不同于其他的实验,它在保证幼儿的安全情况下涉及方方面面,主要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为主。笔者认为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专门设置一个幼儿科学实验室,经常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在课后做实验,如做自酿甜酒、种子发芽、自动喷泉等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而且加强了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为以后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课程设置的研究. 进一步推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丁科学素养提高的课程体系。要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强文理渗透,设置综合性课程和选修课,打破文理专业割裂的现状,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可在早期增加一些自然科学类课程的专业选修课,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领域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聘请理工类院系的教师授课,也可以让专门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授课。这种基础课程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科学有系统地了解,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科学价值观作出一定的导向,更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了知识基础

3、结语

   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科学知识不断丰富与更新,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的不断深刻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不断形成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朝学成受用终生”的观点早已过时,学生不能一直依赖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要培养良好的自学的能力,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取。因此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早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科学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分析

   一、引言

    高职学前美术专业的教学发展带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培养出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社会市场就业的发展形势是相互关联的,带动着中国市场的科学化管理,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进行合理分析对中国教育行业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明确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目标

    幼儿教师要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才能正式上岗教学,要严格遵守教育部门设立的相关制度。做好学前培养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适当的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水平,总结出一定的基础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程学习时间,让学生在美术专业学习中端正学习心态,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要以幼儿为主体,从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行明确主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岗位需求进行知识侧重讲解,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经过数据调查发现当前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的学生基础水平比较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水平相互结合,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美术专业设计原理和内容技巧进行课程活动设置,比如说,可以根据色彩搭配的原理进行课程讲解,开设一些美术色彩与学生年龄段有效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美术色彩知识。对于一些年龄段稍微大的学生,就应该进一步研究色彩的进一步转变,及时了解学生对色彩的掌握程度,进行知识内容拓展,并且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案例进行指导说明,帮助学生较快的掌握色彩知识。在积累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运用到幼儿教育制作和环境设计中去。

三、完善高职学前制度和方向优化

美术专业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不断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因此,注重学前时期的美术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能够直观的展示出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有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美术专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核心要素,因此,教师要合理设置美术教学课程,充分利用美术专业的教学优势,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研究和规划,明确体现出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管理技能和发展方向,合理把握美术课堂内容教学大纲,在内容讲解上重点突出美术中的重难点内容,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研究创设出比较全面的教学理念。综合考虑美术课程在大纲讲解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这样做到有利于完善教学目标的设置和优化,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发展型人才。

    四、将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细化

    高职美术课程是一项大课程,目前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环节设置还不够完善,课堂安排不够合理,实训和选修课程分配不够合理,只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影响了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的发展。美术课程只是注重手工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设计,只由教师进行指导和安排。因此,将高职学前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细化是十分重要的,要将美术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加大调查实践活动,完善美术专业教学内容。美术所设计的模块具有多样化,主要分为描绘、手工、色彩写字等项目。只有进行明确的定位,设置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较快的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要点,也可以将美术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进行科学的设计。根据社会发现调查发现,美术专业教学过程是一个由难到易的学习课程,总结出美术改革教学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可以每周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进行综合筛选,减少一些无关紧要的课时,以此达到科学合理分配。比如说:可以建议三年制美术艺术的课程合理安排,进行美术知识渗透。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职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已成为主要发展研究课题,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创新教学方案。合理把握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美术职业教育的理念,真实实现高职美术教学的改革。

           学习儿童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探析

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普遍关注的一种行为,其产生,发展及影响因素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关利他行为的深入研究,对于品德心理学家来说,有利于为道德教育的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对于发展心理学家来说,利他行为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标志之一。利他行为的研究可对于儿童心理发展一般趋势研究做出一般性描述,为我们培养自身及后代的良好品质提供借鉴,利于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提升,在帮助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研究发现,利他行为最早出现的年龄是在学前儿童早期。目前,我国关于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利他行为的发展及利他行为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对利他行为的动机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内在动机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进行分析。

     一、利他行为的界定

最早提出“利他”一词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我国著名社会家沙莲香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对利他行为的定义是“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Daniel Bar-Tat等人认为利他行为是指由助人者出于自身意愿做出的有益于其他个体面又不是以得到外部奖励为目的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行为方式。而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学习、交际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谦虚礼让、互帮互助、合作和共同分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区别:一是助人者是否出于自愿;二是行为发出的目的是否仅出于为他人考虑;三是是否以得到外部奖励为目的。

另一个与利他行为较为相近的概念是助人行为。助人行为是指没有明显的自私动机、自觉自愿关心他人并提供帮助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出于自愿,关键看是否以得到外部奖励为目的,助人行为的目的有可能是期望得到外部奖励。

   二、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研究发现,半岁大的婴儿已展现出对帮助其他个体成员的社会性偏好。10个月大的婴儿会有明显的想要安慰受到伤害的亲人的行为,15个月大的婴儿即会对公平感到敏感,并能参与利他性质的物品分享,14到18个月大的婴儿在没有任何暗示和奖励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帮忙捡起掉落物体的行为。Wameken等发现18月龄儿童能理解他人的意图并提供工具性帮助,有84%的儿童甚至不需要他人求助或无需目光接触即主动提供帮助。一般认为,学前儿童最早在一周岁左右已能表现出类似利他行为。张和平认为学前儿童和平认为学前儿童和平认为学前儿童会2.5到3.5岁时表现出模仿性的利他行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许多学者如李丹、李伯黍、郑建成、潘洁和李闻戈等做的预设情景中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表明,从中班到大班(约四岁半到五岁半)的学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利他行为伴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利己行为呈现下降趋势。中班幼儿的利他行为还不明显,在分物情境中的表现多以自我为中心。到大班时,幼儿在分物情境中已能顾及到他人,利他行为表现明显。总体来看,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呈现出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趋势。

    三、学前儿童利他行为产生的内在因素

    内在动机是引起儿童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笔者将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内在动机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进行分析。

    1、认同。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最早是由奥地利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他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指出:认同是“基于同病相怜的同化作用”。其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认同理论。他认为认同具体来说是指个人通过模仿,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或规范逐渐内化为自身价值规范的趋同过程。一般认为认同可通过从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来为个人带来很难得到的满足或增加个人的自信。利他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个人品德,其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外化阶段。认同阶段是连接认知阶段和外化阶段的重要环节,儿童只有将利他性认知转化为内在的利他性认同才能进入到利他性认知的外化阶段,只有完成了由认知到认同的转化才会将利他认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自尊的强化。自尊也叫自我价值,是人们评价自己的方式。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把自尊等同于成功除以抱负水平。一般认为,自尊属于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绪情感感受,属于个体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评价意义。自尊主要包含了两大维度,即能力与价值。侯积良认为当个体的成功使个体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进而提高了个体自尊时,个体对他人需要的感知也会显著提升。而关注他人需求能力的提高,会促使个体的利他动机变得积极而活跃,并更有可能促使利他动机向利他行为转化。此后,吴小琴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内隐自尊与内隐亲社会行为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3、移情。内在动机中所说的移情与精神分析学说中的移情理论不同,精神分析中的移情是指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的移情,具体来说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要方法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指导师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而内在动机的移情理论则是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研究证明,移情的出现能够使个体出现利他行为,并且相对于群体外部的成员,人们更加容易对群体内部的成员产生利他行为,这点与社会生物学派的观点相同。移情能够促进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这已在心理学界达成共同认识。在生活中,学前儿童在面对其他人处于困境且需要帮助时,出于帮助利他对象走出困境的需要,学前儿童会表现出利他行为。

    4、对榜样的模仿。利他行为是模仿与强化的结果,持这个观点的主要是社会学习理论流派。该流派认为人的行为不仅是直接学习而产生的,而且也是对他人进行观察、模仿的结果。之所以出现利他行为是因为个体在某个情境中习得了这种行为,在类似情境中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模仿、强化。在这个观察模仿的过程中,榜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利他行为的出现能够加强观察者表现习得的利他行为,即榜样的行为能为学前儿童可以做什么提供启示。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榜样的行为得到了奖励或惩罚,学前儿童将会体尝到替代性的奖励或惩罚,进而改进了自身习得的行为。

    5、自我决定。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简称SDT)最开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 和 Ryan Richad M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自我决定是人们如何决定自身行为的动机过程。强调个体在动机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个体拥有着潜在的自我决定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引领他们发出自己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而这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追求恰恰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Deci 和Ryan研究表明,当个体从外部世界得到更大的自主支持时,他们也会倾向于给予外界更多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如果把学前儿童置于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性信息时,这一环境就会有意无意形成利于助人的氛围,并会随之影响学前儿童助人的内部动机,这种动机增强时,利他行为也就更加容易产生。自我决定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在利他行为中的主动性。

    6、胜任感。胜任感又叫自我价值感,它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题的自我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早期著名心理学家James认为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是成功和抱负。学前儿童胜任感的获得是产生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胜任感较低的学前儿童在面对利他对象时,就很难产生利他行为。例如,当一群小朋友在建构区活动时,儿童A需要拿许多建构材料去搭建“房子”,但是材料多不容易拿,另一个并没有在搭建房子的儿童B看到了这种情况。如果儿童B的胜任感水平较高,则更有可能出现主动帮助儿童A拿取材料的利他行为。

    四、学前儿童利他行为内在动机的培养

    1、进行移情训练,培养学前儿童的移情能力。移情训练是指一种以提高幼儿察觉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产生与之相同情感体验的训练方法。可以利用表情识别、讲故事、分享感受等方式进行训练,并让幼儿对训练体会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训练,幼儿的利他行为能够发生很大的改变。

    2、树立榜样,并对榜样的作用进行强化。儿童善于对榜样进行模仿。因此,应注意利用榜样对儿童的利他行为进行培养。周强对幼儿园大、中、小班进行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证明,幼儿的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发生改变。在生活中的具有更强的可懂性和直观性的榜样比故事榜样的影响力更加强大。所以,在生活中应注意为幼儿树立榜样,并通过对榜样的表扬来强化幼儿对于榜样的模仿,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

    3、加强训练,提高学前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角色采择能力是指个体具有把其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区分开的能力。科尔伯格的实验证明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发展落后会导致亲社会行为的缺乏。上海师范大学李丹教授的研究证明学前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中的捐献行为存在着中等以上的相关,这就说明,角色采择能力强的儿童捐献行为也会更多。所以可以通过训练学前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来提高儿童的利他行为水平。

 

             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孩子个性形成的伊始,是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基地。学前教育应该意识到幼儿个性发展的必要性,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寻求个性教育的新理念。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中,教师仍过分强调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掌握,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一一个性对于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学前教育的改革应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出发,继而推动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魅力的形成。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教育与人、学前教育与儿童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育是后天对人有意识的一种教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体系系统而深刻。教育是遵守社会规定,根据人类发展规律确定的教育方法和内容,给人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科学性的改变活动。同理,学前教育是对儿童有目的性的促发展活动,它顺应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是以儿童发展规律为基础的,影响性绝对胜于遗传、家庭或者其他因素给学生带去的改变性教育活动。幼儿时期是人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的关键形成期,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是为幼儿后期学习的高层建筑夯实基础的必要途径。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很多家长缺乏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正确评断,简单的以幼儿在园知识的摄取量为教师能力的评定依据,致使许多学校走上了强调教授理论知识的歧途,教育观念严重偏离正确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学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意义及影响

   (一)学前教育对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意义

    社会认知能力是指在人们对社会有了一定的接触,对社会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人际关系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以便目标明确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六个月开始发育,在1-2岁时飞速发展,所以,在学前教育这个关键时期,必须注重对儿童各方面的培养,更好的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为儿童做出一个正确的指引,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学生有个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每一个家庭以及幼儿园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关注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或许诸如药家鑫、马加爵等震惊社会的惨痛案件就不会发生。药、马等人之所以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想必与他们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脱不了干系,他们也是教育的受害者,他们的案件值得教育界的反思。如果在儿童时期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那么不仅会对个人的发展有帮助,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福利。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对人的个性魅力形成的重要性

    个性的突显,是拥有与众人不同的思想内涵,它是自身意识能力的表达,更是向外界传达自身对某件事的理解,并从内心希望引起共鸣。这个形式表现在他与众人的言语、行为还有情感表达。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魅力所在,个性对一个人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然个性表现在语言、行为、情感等方面,那么对儿童的个性教育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出发。教师在课堂上以及课外活动中要多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照顾到每个幼儿的需求,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在平时的说话和动作中多加注意,帮助幼儿积极个性的形成,提升教学品质,促进人性进步。

  (三)学前教育中的性格培养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必要性

     学前期是个人性格养成的一个阶段,一个好的性格可以让人受用一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幼儿主要是通过家长老师的评价来引导自己。因此,教师以及家长必须重视孩子内心的认知变化,重视孩子的教育环境,重视对孩子性格的引导与矫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有的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鼓励与赞美,用鼓励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个性魅力的形成。无论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都不要打压孩子积极性,即使孩子的兴趣有所偏差,也要用有效的模式矫正学生的兴趣,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对与错,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性格。

   (四)学期教育对幼儿个体情绪控制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时期是人情感驾驭的重要时期,帮助幼儿形成简单的情感调控能力是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必要课时和重点内容,具体是指通过让受到教育的指导、教育环境的熏陶,让他们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会感受环境、体验学习生活,并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反应,使人生体验和情感经验得到积累,从学习中掌握控制情绪的能力。

   (五)学前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幼儿是单纯的,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可以给幼儿一个健康的身心品质、完善的个性。

   (六)学前教育对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在幼儿个体社会化中有着核心价值。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社会,或多或少。人的个体化就是个体使用并融入社会的过程。在社会的交互交流环节中,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内化形成了一个人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个性。在良好的学前教育情况下,幼儿的个性可以得到最专业、最科学的塑造,通过学习使自身不断完善,向这社会的要求发展,便于日后在与社会越来越紧密的接触之下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学前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性格等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的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学习方面转变为各方面能力培养,重视人格魅力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教学品质,为社会人才培养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公司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Copyright © ru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70548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