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上书城 > 合肥幼师专图书馆
图书馆简报 第三期
2018年03月28日  来源:   浏览次数: 745  发布者:root

               2015年创刊号     总第3期                 

 

《图书馆简报》第三期要目

       一、图书馆简讯

          1.民进海南省委会考察团来幼专参观考察

          2.图书馆举办“晒书日”绘本展览活动

          3.图书馆完成馆藏盘存工作

          4.图书馆举办高校馆长、专家联席座谈会

          5.图书馆元月份工作计划

       二、“幼儿教育与亲子经典阅读”大家谈

          1.亲子与儒家经典-----------------------------------------张祥龙

          2.分析经典、孩子成长、我也成长------------------李  欢

          3.从国学经典中悟出的道理----------------------------何俊儒

          4.爱书、排戏、走天下,从听故事开始------------黄天玥

          5.传统幼儿教材中的“晒书节”----------------本刊编辑部

       三、图书馆通告

           《我心中的幼专图书馆》征文启事

 

民进海南省委会考察团来我校图书馆参观考察

2014年12月15日,由海南省政协委员兼海南高校团工委主任詹长智 、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馆长温小明 、海南省图书馆自动化网络部主任黄玉华、 民进海南省委办公室主任科员陈如禄、民进海南省委组织处主任科员曾琴和民进海南省委会宣调处副主任科员林小惠 等一行七人组成的民进海南省委会考察团来到我校,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基础设施、服务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方位参观,并做了饶有兴致地深度考察。

 上午十点,民进海南省委会考察团在儒林公司副总经理汪传宝、安徽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许俊达教授、合肥市图书馆原馆长凌波带领下,先到行政办公八楼的会议室,听取了合肥幼专袁副校长对图书馆规模、特色、目前运行状态和未来发展规划的介绍,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幼专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模式——安徽儒林图书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对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外包服务的具体情况,使考察团来宾了解到:该模式是响应国家政策-——政府机构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这是一种代表未来管理的前沿思维和发展方向的高效管理范式,从而引起这批来自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客人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这是今后图书馆服务改革一种趋势,这种模式将大有作为,回去后将认真研究,尽快在当地推广这种创新模式,以促进社会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管理效率的提高,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随后,客人在图书馆陈云光主任带领下,参观了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第一、第二图书借阅室,及幼教特藏图书阅览室的文献资源和运行情况。在热情肯定幼专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同时,也针对设施和运行中的某些不足,提出了富于启示意义的建设性地建议。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合肥幼专“晒书日”绘本展览活动小记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读书、爱护书的良好习俗。传统节令风俗中,夏历六月初六被确定为“晒书节”,就是这一良好习俗的集中体现。

    为了让我校师生及时了解新书,培养我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2014年12月17日,在校图书馆老师指导下,学生社团联合会携手语言类社团,在 上午第四节课后,“晒书日”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各类色彩艳丽,装帧美观的绘本图书在灿烂的阳光下一一展示,随即招来一批又一批充满阳光和朝气、衣着和绘本图书一样五彩缤纷的少男少女。大家聚集在图书馆广场的展书周围,或浏览翻阅,或驻足观看。面对一本本形式内容各异的故事绘本,纷纷对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惟妙惟肖的故事人物发表感想,此起彼伏地传出伴着赞叹、议论、交流的欢声笑语。在溢满校园的淡淡书香中,令人仿佛置身于校园中“冬天里的春天”,因为这一群群暖暖阳光下认真阅读的莘莘学子的样子是这个冬天里溢着青春活力最美丽画卷!

  在感受“晒书日活动”欢乐和心得的同时,同学们也留下一些对图书馆改进相关工作的建议,为图书馆更好满足同学的阅读需求出谋划策。

    本次“晒书日”活动增强了老师和同学对图书馆的了解,提高了大家利用好图书馆的兴趣和能力。图书馆将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帮助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读书知识链接

               —— “晒书节”来源的各种不同说法                          

“晒书节”起源很早。据史料记载在汉时农历七月七,如果阳光明媚,人们便会拿出自己的藏书进行翻晒,防止虫蛀,七月七这一天也约定俗成地成为了“晒书节”。唐宋以来又流行过五月、六月中天数不等的多种说法。到清代才确定为六月六日,大概因为这一天时值盛夏,阳光炽烈,最适合晒除旧书中湿气、腐气、霉菌、及虫子(蠹鱼或其他虫类)。

 在电视剧《李卫当官》中,有四月四日晒书的情节,是把四月四日“戏说”成晒书节,似乎认真不得。在民家传说中,晒书节源于晒龙袍。也叫名曰“晒伏”。谚语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六月六,家家晒龙袍”。为什么将晒衣物称之为晒龙袍呢?在扬州有这样一个传说:清朝的乾隆皇帝在扬州的巡行路上遭逢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便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天晴后将外衣晒干,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日,故而有晒龙袍之说,扬州也就有了“龙衣庵”这个地名。

 在佛家教义中,六月六日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不慎将经书掉落海中,捞起来晒干方得保存,因此佛寺便在这一天翻检曝晒寺中所藏的经书。在古代的苏州,一些信佛的妇女,每年此日便到寺庙中去翻经念佛,说是翻经十次,来生可转作男身。有《西游记》为证,但传说应该早于《西游记》成书时代。

    又有学者考证,最早的六月六日,名叫天贶(读“况”)节,贶,是赐赠的意思。此节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赵恒是一个非常迷信神仙的皇帝,有一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予他一部天书,并要天下的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钦定这天为天贶节。他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了一座恢宏的殿堂,名之为天贶殿。但此节毕竟行之不远,逐渐泯灭了,代之而起的是“晒伏”。讲究实用的老百姓,利用这一天的好太阳,晒衣服被褥,晒书籍字画;甚至有些地方还给家养的猫狗洗澡,戏之为“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为开拓馆藏新局,先理清现有家底

——2014年图书馆图书盘点工作园满结束

为落实幼专制定的“建设适应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促进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为构建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为合肥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儒林馆服公司和幼专图书馆立足于“建设一流幼教馆藏,为教学科研提供最好服务”的文献建设宗旨,为开拓馆藏新局,决定进一步加强图书资产管理,先“清理家底”——准确核实现有全部纸质馆藏数量。从2014年12月2日起,对第一、第二图书借阅室、幼教特藏阅览室及艺术类图书借阅室图书进行盘点。全馆干部职工一边安排人员在岗正常值班 ,一边组织轮休人员放弃休息,参加图书盘点工作。全馆所有成员无论值班还是利用轮休时间加班,每天均从上午8点多开始,加班至晚上十点。盘点期间人员除去一人不堪劳累而辞职离岗,其余全都坚持到完成任务。无一人请假或调休。这些基本属于“90后”,还有些是刚大学毕业、稚气未脱的男孩女孩,全都做到了不怕苦不怕累。有的人累倒了,吃点药就又参加盘点。在大家的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共用了两周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第一、第二图书借阅室、幼教特藏阅览室及艺术类图书借阅室图书纸质图书的清理盘点工作,并对在盘点中发现的残次破旧书进行了剔除,另放一处,安排在今后假期中重新加工和维护。

    下面是这次清理家底的盘点工作所得出的幼专图书馆纸质图书馆藏的精确数字:

1、第一借阅室和艺术室计137846册;2、第二借阅室共计70375册

3、幼教特藏室27337册;           4、第一借阅室盘前借出数2854册

5、第二借阅室盘前借出数461册      6、艺术室盘前借出数345册

   以上6项合计239218册

   新加工上架图书数30155册

   残破书4177册+幼教310册=4487册

  共计:273860册。

    以上数字是已经录入数据库的纸质图书的总册数。此外,图书馆尚藏有等待录入数据的新馆图书3万余册,历年来收藏的期刊报纸2万余册。合计已录入和待录入数据的图书报刊,合肥幼专图书馆的纸质文献总量达33万余册。

    随着幼专教育事业的推进和办学规模的拓展,幼专图书馆的纸质与数字文献都将在数量和质量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推进幼专的教学科研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合肥幼专图书馆正式开馆  合肥相关高校图书馆馆长畅谈

              为幼专图书馆发展献计献策

 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下午15:30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由安徽儒林图书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传宝、我校图书馆陈云光主任主持座谈,召开了合肥部分高校图书馆馆长座谈会。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原处长黄泽秋、安徽大学原图书馆馆长许俊达教授、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图情系陆和建 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周国正、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汪帮海、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信息中心吴炜老师、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郑馆长、安徽城市管理学院馆长万际青、安徽城市管理学院李景成老师、幼专图书馆馆长助理吴忠平等参加了座谈。各位馆长专家对高校图书馆外包服务模式的探索、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及高校特色馆藏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儒林图书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传宝介绍了幼专图书馆由儒林公司实行外包服务的服务、管理模式与政策依据,以及入馆试运行期间的工作内容;幼专图书馆陈云光主任向来宾介绍了图书馆的概况,希望在坐的各位馆长多进言献策,帮助把图书馆全流程外包服务这种模式做好。

    黄泽秋处长首先发言说,图书馆外包服务是学校发展的新任务,适用国家政策,作为长期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同志,完全赞同并支持各位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图书馆外包服务工作。陆和建教授发言指出,全流程外包服务是发展趋势,但要在发展中注意培养专业人员,提高人员素质,稳定专业队伍。建议幼专办一个图情系专业,学生毕业可到外包服务企业就职,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专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而且可以促进外包服务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周国正副馆长发言提出,学校对图书馆在经费申报上要保证,企业人员待遇一定要提高,才能保证优质优价服务。汪帮海馆长在发言中建议:要把图书馆活动做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没课的老师可以到图书馆来做活动,并希望在磨店地区各高校联合搞借书联盟。

 汪传宝副总经理和陈云光主任在总结讲话中,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致以衷心感谢,并表示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把各位馆长和专家的智慧集中到幼专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努力开创图书馆事业和外包服务管理模式的新局面。

 

幼专2015年元月份工作计

1、对盘点后的图书进行资产交接,并办好交接手续,交双方财务部门备案。

2、确定寒假图书馆开放时间,做好人员值班及调休安排。

3、对馆内盘点中发现的需重新加工的图书,安排在假期中重新加工。

4、做好在假期中对过刊装订整理上架的准备工作。

5、调整好馆内各部门办公室分布,并配备相应的办公用具。

6、落实超市合同的签订工作,做好假后按时开业的准备工作。

7、幼专图书馆制度汇编装订成册,送校方审核。

8、完成幼专2015年工作计划制定工作。

9、编辑出版第三期《图书馆简报》,并做好分发工作。

 亲子关系是人之根本

    亲子是最根本的人类关系。黑猩猩与人类只有百分之一点几的基因差异,但它们的亲子关系基本上限于哺育期,而人类的亲子关系和亲属认同是终生的。黑猩猩只有母亲的慈爱,无孝爱,而人却既有父母之慈,又有子女之孝。

    人之所以会出现完整的亲子之爱和家庭,首先是因为人类直立行走造就的骨骼结构,限制了产妇产道的宽度,而双手使用工具又促使大脑及头颅扩大,逼得人类的婴儿必须在相比于其它哺乳类是极度不成熟时出生。由此导致的养育子女的艰险迫使人类只有靠更完整的家庭、亲子亲属关系和更深长的时间意识来维持生存。

    在几百万年的人族史中,或起码在二十万年的现代智人(我们这种人)史中,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性形成了。我们最深切的爱意、人生意义和道德意识只能首先在家中形成,整个社会结构也是家结构的放大。到农业文明、国家出现后,家的唯一性才开始被动摇,异化的机构们才在家外建立更高的权威。但这七八千年的文明史和限制家的文化(如美国文化),并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家本性。

儒家是世界上的大哲学、大宗教中唯一自觉地以我们的亲子本性或家本性为源头的学说。她找到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式,将前文明时代形成的人一家本性,调适得可以在农业文明时代也得到应时的表达,因而曾获得极大成功。她的经典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经典体现的“亲子本性”

      四书皆视亲亲(亲人之间相互亲爱)和孝悌为仁德之根本、国家天下之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亲亲,仁也。”(《孟子·告子下》;《孟子·尽心上》)‘君子不出家而成教千国。”(《大学》)“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武王、周公,其伏孝矣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五经也是如此。比如《尚书·尧典》记载,尧因为舜对父母、弟弟有不寻常的孝行和友爱,就将他从低层百姓中选拔出来,经过测试,把至高的权力传给了他。

《诗》言志,也就是表达人最深切的情感愿望,其中大多表达了人要建立家、亲爱家、传承家、兴旺家的人性之志。从国风开头的周南、召南诸诗篇就可看出此志意是何等无邪美好。《关雎》歌颂男女相爱而成夫妇,孔子赞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桃天》歌颂婚姻家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等等。

《礼》里记载孔子的话:“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礼记·哀公问》)它将事奉父母亲等同于事奉天道,而事奉天道也必从事奉父母亲做起。

 《易》以乾坤为门户,乾阳坤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周易·说卦》)《易》就这样将天地阴阳与父母子女贯通,于是“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周易·系辞下》)《春秋》的微言中有大义,彰显王道与天道的交感合一,其要害之一是“敬长老,亲亲而尊尊”(《春秋繁露·王道》)。损害此亲亲孝道和爱国忠道者,必复仇以恢复正义:“《春秋》之义,臣不讨(弑君之)贼,非臣也;子不复(杀父之)仇,非子也。”(同上)因此也只有儒家会有《孝经》,历朝大多要“以孝治天下”。

                       读经,深化和焕发亲子之情

  儒家经典就这样明晓之极地确认了家人之爱的源头地位,特别看重孝爱的人性实现、道德教化和政治建基的作用。

就此而言,儒家不同于任何其他宗教,特别是西方宗教,不以超越人间家庭的圣父圣子及严密教会为信仰之所在,而是就从家人之爱和亲人伦理发生出德行、礼乐、制度和信仰。

 祖先是是神圣的,可配祀神灵,而家庭是一个包括先人、后代和亲族的整体,具有瞻前顾后的深长历史视野。在这个自发又充满神圣天意的生命时间和家园空间里,人们诗意地、至诚地存在,尽性立命而达至不朽“拼一读一传一家”精炼她表现出儒家的生存之道。

 为了在变化不测的历史长河中传承这个家,须要农耕这种利于家庭稳定繁软的经济方式;而为了使家庭实现出其亲爱本性和伦常秩序,又须要读经或圣贤的教化。

 由此看来,父母亲教子女读经,或父母与子女共读儒家经典,是世上最合理之事,也是最能和谐共振的亲亲过程。

 读经的要旨首先还不是学习文史知识和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深化和焕发人天然就有的家人本性,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只顺此良能良知而不他就),(就会使它们)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而儒家经典如果离开了亲子之亲亲关系,则失其根源而枯槁,成为学问研究的对象、猎取名声的资本。

 世界所有经典中,只有儒家经典与亲子如此亲亲不舍。《新约·马太福音》记道:“有人告诉他(耶稣)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读这类经典,或主张有比亲亲之爱更高级更“光辉”的书,越读则真实的亲子关系越淡薄。

 总之,亲子是源,经典也是源,而儒家经典以人类亲子之爱为源,人类亲子也儒家经典为亲子关系的健全之源。亲子共读儒家经典,则经典得其亲根,越读越亲切感人;而亲子得经典滋养启迪,也就越学越亲亲而仁。不从亲亲读起,则此类经典不成其为经;不选儒经来读,则亲爱在人生风浪中或不再亲。

 父母亲教子女谈经,实际上父母也同时口诵心维地读之,于是子女读经也就同时成就父母读经。读之愈深,父母愈成其为父母,子女愈成其为子女。这就叫亲子读经,亲亲而易明此经,经经(即巴经当作经)而成就亲亲,于是亲愈亲,经愈经。

 如今社会。亲渐不亲,经渐不经。家飘摇,沦为一种正在破败的风俗习惯,不再是开发完整人性的摇篮;经失教,蜕化为文学、厉史、哲学的文献,不再是经纬人生和世界的经典。而亲子读经就是这险风恶浪中的一艘方舟,承载着过去存活的思想物种,驶向那难于逆料但还是藏有希望的未来。

              分享经典:  孩子长,我也长

                 广西桂林市  李欢(黄天玥妈妈)

最大的幸福,是见证孩子的成长。陪她读万卷书,伴她走万里路,与万人谈。我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独立的意识会越来越强,终有一天,会完全脱离我,开始自己阅读、思考、背起行装走天下,去经历她的人生,寻找她想知道的种种答案。所以我抓紧时间享受当下,分享一切可以和她在一起的学习时光。

读万卷书

孩子从小识字比较早,阅读量非常大。最喜欢的礼物就是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小学生必读丛书》、《世界优秀儿童作品》、《上下五干年》、《十万个为什么》、《世界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

六岁那年,她爬到书柜上弄下一本《资治通鉴》,囫囵吞枣一般,也看得津津有味。见此情景,我索性和她一起读,然后分析某个人、某个事件,为啥会这么发生,读古鉴今,我们能学到什么道理。

聊名将吴起,一身本事,领兵打仗一流,为啥到哪个国家做大将,都是树敌无数,最后死得好难看;聊孟尝君,鸡鸣狗盗原来是说人都有一技之长,以宽仁之心对待朋友,关键时候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我们也聊《论语》,从孔老夫子那里学艺,处理学校的事儿如何做得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时候,也为什么是君子、现在有没有君子而争执。

    行万里路

4岁开始,我每年都会带她去旅游。几年中,已经游览了十多座城市,大好河山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每个城市的博物馆是她最喜欢去的地方。每次旅行前,我都会带她做功课。认识一段历史,了解一个典故,结识一帮朋友。

经典不应只停留在书本上,还得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岳麓书院触摸石碑上的学规,跟着李兵教授大声吟诵前,会找来《曾国藩家书》和“岳麓学规”一起分享。孩子在认知方面比别人先行一步,不在于她有多聪明,而在于她比别人更积极和主动。

经典是需要触景生情的。橘子洲头吟《沁园春·长沙》,泰山之巅背《望岳》,在华清池她背全篇《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在陕西省博物馆,这娃沉迷于青铜不能自拔,和导游探讨古代礼器的用法。在曲阜,她很认真地在孔子墓前行周公之礼,和导游聊孔子的六艺……去深圳时,我们登上明斯克舰,了解航母知识。中外军事力量的悬殊,让她印象深刻。

    经典在哪里

对经典的热爱,不仅仅是读出来的。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涵盖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从家长到孩子,每时每刻都需要悉心发现、收集、了解、体会。经典在书里,经典在路上,经典在生活中。上下五千年,从古至今,唐诗到宋词,论语到家训,京剧到太极,对联到家潜,汉服到书法,古琴到茶道,一个人,一句话,一首歌,一段故事,一个物件……只要你有心,就能在周围找到无所不在的经典。

孩子亲近经典的过程中,我发现,她读得书越多,见得世面越多,与优秀的人接触越多,就越能迅速地吸收营养,茁壮成长。我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提供机会,并且和她一起分享。

 

爱书,排戏,走天下: 从听故事开始

广西桂林市辰山小学4(1)班  黄天玥

 

小时候,外婆常常给我“讲书”,她会把很多古书上的情节声情并茂地讲解出来。记得她讲《木兰辞》“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她会很搞笑地学士兵敲门,高喊:“花木兰她爹!花木兰她爹!前方有敌情呀!赶紧上前线去打仗……”我觉得她好神的,她手上那些有很多字的书,好精彩!

4岁时,我得了严重的弱视,视力表上最大的字母也看不清,妈妈带我去北京看病,怕我无聊,帮我录了上百个故事。有格林童话、三十六计、中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很多网上没有的,妈妈就自己读。妈妈讲故事的水平比外婆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6岁前,因为眼睛问题,我听了很多书,学会了想象。直到现在,我也喜欢看文字多的书。绘本也不是不好,但我更喜欢边看边想象。

小时候,妈妈会和我讨论书。为啥张良捡到一只鞋,就能换一部兵书?是谁帮灰姑娘去参加舞会,诸葛亮和周瑜你最喜欢谁?林黛玉和薛宝钗有啥不同?为啥孔子不把车子送给颜回爸爸?虎符、桃符究竟是个啥东西?从历史到童话,从人物到典故,书里面,可以讨论的故事真多呀!很好玩的。

我最喜欢读的是历史、地理、人物传记和破案的书。《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山海经》、四大名著、《图说天下》……这些年妈妈带我去各地玩,我发现,书本上的很多东西,现实中都可以找到痕迹。2014年6月我去了西安,《长恨歌》、无字碑、骠骑将军、铜车马、佛骨舍利、古城墙……很多书本上的东西都能找到,我好开心!

 我也喜欢京剧,看过《锁麟囊》、《红鬃烈马》、《铡美案》、《定军山》、《赵氏孤儿》……我喜欢唱四郎探母和定军山,最喜欢于魁智和李胜素老师,还得到了这两位大师的签名。

 段考结束,我决定在圣诞节排一部《火烧圆明园》班级舞台剧。妈妈没笑我,莫老师说好好干!我决定排五幕:《洋人来犯》、《清兵大败》、《圣上出逃》、《火烧圆明园》、《拍卖文物》,20分钟搞定。我已经挑选了班上的同学演咸丰、慈禧、慈安、肃顺和巴夏礼公爵、公爵夫人、科尔沁等等。他们天天围着我问几品官员配什么图案的补子。他们的台词是什么,动作要怎样……我要求每人都回家看一遍李翰祥导演的《火烧圆明园》。他们都去做了,好认真的。

 我是导演,当然我也要参演。角色是我自己定的。

 你问我演哪个?猜一猜,对了,我演六爷恭亲王!

    妈妈问我为什么?我说5岁你就带我去恭王府了。他的故事,我门儿清。

有,张铁林真的好帅呀!

 

从国学经典中悟出的道理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4(4 )班  何俊儒

我有个爱读书的妈妈,在她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阅读。每晚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她给我读故事,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孩子。

上小学前,我就知道《三字经》里那句“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说的是: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如果不肯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将来长大后,就没什么成就和作为。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勤奋读书。后来妈妈又给我买了全套国学经典,说是值得一辈子读的书。现在,我已经读完了《三字经》、《弟子规》、《诗经》、《道德经》、《孝经》、《增广贤文》,《论语》也读到第十章,《易经》已经读完三十四卦。

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妈妈一起读半小时的经典。天天坚待不容易,为此我还哭过,也想过中途放弃。不过,现在读经典已成了我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哪天不读经典,还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在所有经典书籍中,我最喜欢《道德经》和《增广贤文》,最不喜欢的是《易经》,太深奥了,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妈妈说,《易经》是万经之根,先从难的开始,以后读其他经典就会简单得多。于是勉强自己读,直到2014年8月份妈妈带我去北京旅游,在参观清华大学时,我看到清华校训石上刻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时,脱口而出,说出自《易经》。旁边一起参观的阿姨立刻对我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好自豪啊。回来后,我慢慢地喜欢上诵读《易经》,发现也没以前那般艰难了。

目前为止,妈妈只要求我诵读,没要求我一定要理解经典的意思。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在以后生活中慢慢感受,自然会懂的。通过读经典,我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学到了很多成语,对写作文帮助很大。品读这些经典,我也渐渐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传统幼儿教材中的“晒书节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读书、爱护书的良好习俗。传统节令风俗中,夏历六月初六被确定为“晒书节”,就是这一良好习俗的集中体现。

“晒书节”起源很早。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等史料记载,在农历七月七,如果阳光明媚,人们便会拿出自己的藏书进行翻晒,防止虫蛀,七月七这一天也约定俗成地成为了“晒书节”。在传统节令风俗中,七月七日又被称为“乞巧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和小姑道别时所说的“初七及下九,嘻嘻莫相忘”,下九即是指“乞巧节”。据《西京杂记》、《荆楚岁时记》等书记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因此,七月七日白天为“晒书节”,晚上为“乞巧节”。“乞巧节”多流行于民间,“晒书节”则集中于文人活动范围,而且其内涵也由原来的爱书、护书,引申出对认真读书的提倡、对徒以书装潢门面之类做法的不满与讽刺。如南朝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记载:郝隆七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郝隆作为魏晋名士,其言行举止自有其文化寓意于言外之意的机锋。解开衣扣袒胸露腹晒太阳,而自称晒书,其“肢体语言”的内涵是:自己的书都装在肚子里了。不像世俗中的晒书者那样只顾炫耀书多,其实未根本读。后来苏轼诗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流行语汇中把读过书称为“喝过墨水”,嘲讽不学无术是“胸无点墨”等,都是从郝隆坦腹晒书行为的寓意中,引申生发出的说法,并逐渐形成对有书不读,只供显摆者(现代也不乏这类附庸风雅的大款)的讽劝告诫。

“晒书”和“乞巧”这两个传统节日,以及对有数不读者的相关讽劝告诫,都曾被用作教育儿童认真读书的教材。在产生于宋代的传统蒙学课本《神童诗》中,就有这么一首融汇“两节一告诫”的五言诗:

庭下陈瓜果,云间望彩车。争如郝龙子,只晒腹中书。

  庭下陈瓜果,说的是乞巧节,指“七夕,庭院中陈以瓜果酒炙,以祀牛女二星,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云间望彩车,说的是以及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上“金风玉露一相逢”的传说。

“争如郝龙子,只晒腹中书”二句,则是教育儿童:乞巧不如读书,而且要像郝隆那样,把书读在肚子里,不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郭沫若的回忆童年学习经历的《少年时代》中,也有一首“把书读在肚子里”的“劝学诗”:         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笑我小,腹内有文章。

 诗中的的“骑马”,当是“郎骑竹马来”的儿童以竹子当马骑的游戏行为。郭沫若称这首诗是“激励对儿童努力读书的绝好兴奋剂”。其末句“腹内有文章”,正是由“郝隆晒书”故事引申为士大夫“书味在胸中”情趣的“儿童版”。

 按照现代科学知识,书只能读在脑子里,不是读在肚子里。但古人认为不是用“脑”去读书与记忆,而是用“心”去理解与记忆,孟子所说的“心之官则思”,即是此意。所以书读在心里,也就是读在肚子里。同时,关于书读在肚子里,也有个著名的典故:据 后汉书 边韶〉八十上《文苑列传上·边韶》记载: 陈留浚仪人边韶字孝先,以文章知名,善于口辩,教授数百人。边韶曾在昼日假卧(小睡),弟子私(私下里、偷偷地)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边韶说自己的便便大腹是五部经书的箧笥(竹子做的书箱),即是郝隆“只晒腹中书”、劝学诗“腹内有文章”等说法的源头。

 在民间故事中,有人把类似故事转嫁到李时珍郑板桥身上。如说李时珍一生喜爱读书,注重实践,医术高超,救死扶伤尊为“医中之圣”。他的家乡有一名庸医,虽不学无术,却常常假装斯文,购买了许多医书,以此来炫耀自己。有一年梅雨季节刚过,庸医命家人将藏书统统搬到院子里晒。他在院子里踱着方步,看着摊开满满一院子的各种古典医书,洋洋得意,趾高气扬此情此景正巧被路过的李时珍碰见,一向待人宽厚、不露锋芒的李时珍,一时兴起,便解开衣襟,靠在庸医院子里的靠椅上,袒胸露腹,晒起了太阳。庸医一见,莫名其妙,惊奇地问道:“您这是做什么?”李时珍说:“我也是在晒书呵。”庸医问:“先生的书在哪里呀?”李时珍拍拍自己的肚皮,一本正经地说:“我的书都装在肚子里了。庸医听后,知道李时珍是在告诚自己不能因为有钱藏书面目空一切,惭愧地满脸通红且有所悔悟地说:“对!对!对!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初日期是农历七月初七,唐宋以来又流行过五月、六月中天数不等的多种说法。到清代才确定为六月六日,大概因为这一天时值盛夏,阳光炽烈,最适合晒除旧书中湿气、腐气、霉菌、虫子(蠹鱼或其他虫类)清人潘平隽在《六月六日晒书诗》中写道:“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我们看到了读书世家(“青毡”),长辈领着子女晒书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

现代文化活动中的的晒书节,已经淡化了历史风俗中的时令观念,重在对其爱书护书内涵的传承。晒书节“晒”字的内涵,也逐渐由“曝晒”演化为“展示”。幼专最近举办的“晒书日”活动,虽在冬季,却可视为对传统“晒书节”节令积极内涵的传承和与时俱进地弘扬。

                 《我心中的幼专图书馆》征文启事

   为进一步提升图书文献阅读、查询、借还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图书馆特举办以《我心目中的幼专图书馆》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欢迎我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现将对征文的要求和相关做法说明如下:

一、征文内容:我的图书馆情结、我心中的幼专图书馆、与幼专图书馆有关的读书心得与书评、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都在征文之列。

二、征文要求:原创文章,真情实感,紧扣主题,真实生动,字数在1000字左右。

三、投稿地址和方式:

  (1)直接把文章发到hfyztsg@163.com;

  (2)把稿件寄到或送到: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三楼办公室(合肥市磨店职教城学林路与文忠路交叉 口),联系人:吴忠平。

  (2)请在稿件上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4)来稿积累到一定数量,图书馆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奖,对入选作品的作者予以奖励。欢迎来稿,重在参与!不妨试试,或许出彩!

 

 

 

公司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Copyright © ru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70548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