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上书城 > 教育信息汇编
教育信息汇编 第一期
2018年03月29日  来源:   浏览次数: 2479  发布者:root

            

 

 教育简讯

首届“寻找最美教师志愿者”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北京:教师节“真金白银”提升教师职业尊严

广东高考统考科目将从 6  科减少到 3  科

湖南省长沙市警方捣毁非法窃取学生信息犯罪团伙

世界教育信息

联合国儿基会启动“急救课程”项目

马来西亚特殊教育的演进历程:回顾与反思

美国纽约市高中推广职业与技术教育卓有成效

美国幼教领域发展适宜性游戏及其启示

论国外幼教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借鉴作用

专家论教育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三个维度

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七十载幼教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 1949 届家政系毕业生张家芬

幼儿教育研究

论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与教学功能

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策略

图书馆动态

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室调研小组来我校参观调研

教育简讯

      首届“寻找最美教师志愿者”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www.jyb.cn 2016年09月09日  作者:刘博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本报北京9月8日讯(记者 刘博智)今天,由北京师范大学、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和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寻找最美教师志愿者”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刘北文、冯生广等10位教师被评为首届最美教师志愿者;青岛“支教岛”志愿服务团队、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北京大学平民学校、苏州“林老师”志愿者团队、咸阳扫阿联名师工作室5个团队被评为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陈军、李安民等10位教师荣获最美教师志愿者提名奖。    同期举行的“我的志愿服务故事”征文活动,在200多篇通过审核的征文中,经专家综合评审,推选其中55篇优秀征文编辑出版了《大爱至美——我的志愿服务故事优秀征文选集》一书。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9日第3版

 

            

    北京:教师节“真金白银”提升教师职业尊严

                    中国教育报    施剑松

  本报北京9月8日讯(记者 施剑松)大红花、大礼包、各种优惠政策……今天,北京多个区县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拿出“真金白银”给优秀教师颁奖,帮青年教师拜师,提升所有教师福利,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今天,海淀区100余名区优秀“四有”教师标兵和1000余名区优秀“四有”教师受到表彰,并分别获得5000元和3000元奖励。今年,海淀区进一步提升教师证的“含金量”,3万余名持有“海淀教师证”的教师,不仅可以免费参观所有区属公园,还能凭教师证享受商场打折、医院免费癌症筛查等生活便利。

  石景山区教委今天表彰了北师大石景山附属幼儿园等19个单位和董志美等78名先进工作者,并分别向新成立的11个特级教师工作室授牌。从今年起,石景山区将下拨专项工作经费,支持特级教师带领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而在大兴区,区教育工会将全区60名先进教师的事迹结集成册,向社会广泛宣传。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9日第1版

 

   广东高考统考科目将从 6  科减少到 3  科

本报广州 9 月 7 日讯(记者 刘盾)记者今天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21 年,广东高考统一考试科目将从 6 科减少到语文、数学、外语 3 科。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从 2018 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执行。广东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覆盖高中开设的所有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美术、信息技术等 14 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6 门科目。高中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科目考试,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考生还需选择 3 门等级性科目考试,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 6 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根据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爱好自由选择。合格性考试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将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的文化成绩依据。此外,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重要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综评将贯穿高中 3 年,由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学校和教师撰写评语、公示审核确认、形成档案材料等 5 个操作环节组成。其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 5个方面,特别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    中国教育报/2016 年/9 月/8 日/第 001 版  记者 刘盾

 


    湖南省长沙市警方捣毁非法窃取学生信息犯罪团伙 

           中国教育报  阳锡叶 徐岳 2016.9.8

本报长沙9月7日讯(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徐岳)记者今天从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获悉,9月5日,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桔子洲派出所捣毁一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该团伙利用非法获取的13万条学生信息,为培训机构网罗生源。

  经查,6月以来,侯某伙同杨某、贺某等4人购置34部无线固话和1台电脑,雇用30余名话务员,以某培训学校对外招生的名义,实施诈骗活动。为获取海量公民信息,7月初,侯某等通过郭某和颜某获取了近13万条常德、邵阳和长沙等初中毕业生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校、班级、电话号码,有的信息甚至具体到家庭住址和门牌号码。话务员逐个向这些学生或家长打电话,向其推荐某培训学校,从而赚取好处费。截至目前,侯某等已为该培训学校招生20余名,获取6万元好处费。

目前,6名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8日第1版

 

世界教育信息

联合国儿基会启动“急救课程”项目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网 2016 年 5 月 16日报道,近日,欧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启动了“急救课程”(Em ergency Lessons)项目,强调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性。该项目面向 2000 万欧洲青少年,尤其是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等国 25 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开展,通过几内亚、伊拉克等地的儿童的真实经历来说明儿童接受这项教育的必要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安东尼·雷克表示,青少年比任何人都了解教育对他们的未来的重要性,他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将来会发挥作用。目前,全世界近 1/4 的学龄儿童居住在受危机影响的 35 个国家,其中约7500 万儿童迫切需要教育支持。除了教育和社会福利的缺失,失学的儿童更容易被虐待、剥削和强制入伍,而学校可以成为他们免遭这些威胁的避风港。该项目同时提出青少年进入学校的其他好处,比如结识朋友,得到教师的支持,通过日常上课获取生活稳定感。欧盟人道主义援助与危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克里斯托基斯·斯蒂利亚尼德斯(Christos Stylianides)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更好地帮助欧洲人了解当灾难袭来临时,如何获得食物、水、疫苗以及住所。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陈佳文编译)

 

马来西亚特殊教育的演进历程:回顾与反思

宋秋英

马来西亚特殊教育肇始于民间与宗教团体活动,其源头可追溯至 1900 年以前的英属殖民地早期,但真正引起当局政府和社会民众的重视是在 1957 年马来西亚政治独立以后。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国际政治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浪潮的日趋高涨以及全纳教育理念的提出,马来西亚特殊教育领域进入更为崭新的时期。由此,从政治史的视角加以审视,马来西亚特殊教育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分为 4 个阶段  。

教育部于 1997 年出台了关于特殊教育的《教育法规》(Education Rules),指明了马来西亚学校发展的 3 项规划,即特殊学校规划、混合教育规划以及全纳教育规划。特殊学校规划和混合教育规划是教育部自从国家独立后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和基本工作的延续,尤其通过改革盲人学校、聋哑学校等特殊教育机构,促使其在相对隔离的场所中尽量为残障儿童提供正常的设施与宽松的环境。这两项规划一经提出,便招致诸多非议。不少人指出,它们均以隔离残障儿童为基本原则,有违于全纳教育理念而政府则主张,这两项规划可暂时作为逐渐推进全纳教育的过渡之举。近年来,随着当局政府和社会民众的普遍重视,马来西亚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全纳教育服务。原有的特殊教育格局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国民整体教育事业的变革,呈现出特殊教育资源匮乏、多元学科合作缺失、特殊项目评价滞后、配套服务水平较低、流行病学数据不足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为马来西亚特殊教育的未来研究趋向和实践工作重心。

美国纽约市高中推广职业与技术教育卓有成效

近期,位于纽约的政策研究智库—— — 曼哈顿研究院(M anhattan Institute)发布报告,指出纽约市在推广职业与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不少有益经验,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目前,在纽约市 400 余所高中里,有近 50所是职业与技术教育学校(该数字是 2004 年的 3 倍),注册学生占纽约市高中生总数的10% 。同时,开设一门以上职业与技术教育相关课程的高中达到 75 所,40% 的纽约市高中生注册了至少一门职业与技术类课程。此外,纽约市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大学预科高中学校,使学生在获得相关职业与技术技能和高中文凭的同时,还能学习大学预科课程并获得副学士学位。在职业与技术教育学校中,整体课程设置围绕职业与技术教育开展,学生的学术能力与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生既要通过纽约州要求的标准化考试,又要学习一门职业技能,因此课业压力较大。但有研究结果表明,职业与技术教育学校学生的整体出勤率和毕业率有所提高,标准化考试成绩也高于未开设职业与技术教育课程学校的学生。报告除肯定纽约市所取得的成绩外,还分析了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在学术能力与职业技术能力培养方面应进一步平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应更加深入、持久,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等。报告最后指出,职业与技术教育应该对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纽约州教育管理部门虽然允许学生用职业资格考试的成绩代替标准化考试中的一门科目的成绩,但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并不高,以奥尔巴尼为例,目前只有 14 种行业认证的职业资格考试成绩被认可。因此,报告建议制订更加灵活、更好地适应新兴技术发展需求的相关政策。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 李琦 供稿)

 

美国幼教领域发展适宜性游戏及其启示

游戏是幼儿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幼儿基本的权利和幼儿时期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在所有领域获得适宜性发展的媒介,也是幼儿最适宜的课程。注重幼儿的游戏活动是学前期教育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重要特征。美国发展适宜性游戏理论认为适宜性游戏是高水平的游戏;游戏同教学融为一体;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游戏需要教师有效的干预;在游戏中学习是综合的。美国幼教领域倡导发展适宜性游戏,可以为我国幼儿园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儿童需要开展高水平的游戏;儿童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要制订专门的游戏计划;正确对待游戏、教学和学习的关系。近年来诞生于美国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以及发展适宜性游戏,在美国幼教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美国幼儿园教师组织和实施游戏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和透彻的方法,相信这对我国幼儿园教师也是非常适用的。本文通过对美国幼教领域发展适宜性游戏的介绍,以期为解决我国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实施游戏活动时所面临的困惑提供一些启发,进而促进我国幼儿园早日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要求。

 

论国外幼教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借鉴作用

幼儿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任何人都不可能跨越幼儿教育,也不可能二次接受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不可逾越和不可逆转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幼教理论重要性。

一、国外先进的幼教理论简介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幼儿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也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幼教理论和成功经验,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在众多的国外幼教理论中,最为知名是蒙台梭利幼教理念和瑞吉欧幼教理念。这两种教育理念包含着先进的幼教思想和科学的幼教方法,是具有世界影响作用的幼教模式。

(一)蒙台梭利幼教理论

蒙台梭利幼教理论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挖掘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其强调孩子是教育的中心,成人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成长规律,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去设计教学。蒙特梭利幼教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中的身心变化及需要,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通过启发心智与体能的活动,将其培养为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蒙台梭利幼教理论的基本观点有:1. 幼儿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为他们打造一个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2.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处于引导地位,应当及时给孩子以协助和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3.父母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幼儿教育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且包括整个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积极学习幼教理念和方法,增进与孩子的感情。4.幼儿教育要拥有充分的教具,因为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他们主要是通过感官来学习的,丰富完备的教具更能激发其认知欲望和内在潜能。5.幼儿教育应当是不“教”的教育,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主张让孩子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去主动接触知识,形成智慧。6.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0 至 6 岁是儿童学习的敏感期,幼儿教育应当好好把握这一时期。

(二)瑞吉欧幼教理论

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强调让儿童运用多种符号系统表现和表达自我,既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方案教学,又有采用摄影、录音和直接观察的方法记录儿童的活动过程。既有适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环境,又有儿童、教师、家长和社区其他人员的集体学习。当今世界上已有很多以瑞吉欧教学理念为指导的瑞吉欧学校,并且瑞吉欧幼教理论已成为美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幼教改革的指导思想。瑞吉欧幼教理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瑞吉欧精神和它的教育理念。瑞吉欧幼教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 幼儿教育既需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在育儿方面社会要给予家庭有力的支持,家长要积极支持学校教育并发挥积极作用。2.学校教育应采取民主与合作的管理方式,教师和幼儿之间应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学校应当是教师与儿童能获得“家一样的感觉”的地方。3.幼儿教育的课程计划不是固定的,应采取弹性课程与研究式的教学,教学不要忙于“走过场”,应该通过富有成效的项目活动学习,来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4.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成长与孩子的发展是一体的,教师的成长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在教学环境中不断学习的。5.学校的环境是学校中的“第三个教师”,学校物质环境的设计应有利于增进环境的开放和教学资源的利用。

二、如何借鉴国外先进幼教理论为我所用

(一)对蒙台梭利幼教理论的借鉴和启示

1.合理借鉴蒙台梭利幼教理论。首先,要根据蒙台梭利幼教理论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幼教内容。具体来讲,在日常生活练习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意志和自学能力;在语言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汉语语言的文字特点,遵从中国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在文化科学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成就,突出民族文化交流和科技日新月异的特点;在历史地理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以对中国的认识为核心和基础,同时涵盖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另外还要设计出和以上这些教育内容相匹配的活动材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道德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剔除那些含有宗教成分的、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积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其次,要根据蒙台梭利幼教理论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班级组织形式。根据蒙台梭利幼教理论,组织班级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垂直式”混龄编班。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的孩子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由于日常生活中缺少与兄弟姐妹的交流,因此其社会性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如果采取混龄教育,让有年龄差别的孩子彼此接触和沟通,将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幼儿教育班级组织形式主要还是采取分龄编班的,有些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多数家长对混龄编班不了解、不赞同,因此将蒙台梭利的这一教育理念中国化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对此,我们可先采取部分的混龄编班形式,努力让老师和家长多了解混龄编班的内涵和意义,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完全的混龄编班形式。

2.借鉴蒙台梭利幼教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我国目前对蒙氏教育理念的运用还需多做尝试。在班级组织形式问题上,虽然有些教育机构宣传采用的蒙氏教育理念,但是按照蒙台梭利的课程标准,还没有完全地进行混龄编班,只是在分龄编班中运用蒙氏教育理念和蒙氏教具。实践证明这种部分意义上的蒙氏教育不及完全意义上的蒙氏教育。完全意义上的混龄编班更符合儿童成长的特点,更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因此,如何提高教师进行混龄教育的能力,如何让家长和社会对混龄编班产生认同,仍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其次,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完全意义上的蒙氏教育也不等于完全遵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尤其是将其中国化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从我国儿童健康成长的实际出发,客观认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局限。例如蒙台梭利认为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教具必须是真实的,即学生必须能看得见、摸得到,只有这样教育才具有操作性,而且他认为儿童必须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能接触那些虚幻的东西。显然,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中,对教具绝对真实的要求过于教条化和理想化,而且让儿童远离一些童话、神话、动画等虚幻美好的事物也是不可取的。

(二)对瑞吉欧幼教理念的借鉴和启示

1.合理借鉴瑞吉欧幼教理论。首先,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幼儿教育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儿童为中心”一直是国内外幼教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瑞吉欧认为“以儿童为中心的真义,不是单纯的放任儿童,也不是极端的权威领导。孩子必须有空间,在成人的引导下,发展自己的处事步调。”因此,瑞吉欧幼教理论提倡幼教体制应从“个体中心”转向“团体中心”,即儿童、教师和家长的三主角中心。我国幼儿教育借鉴瑞吉欧的“团体中心”观点,既要摈弃绝对以儿童为中心、忽略教师作用的放任自流式教育,又要改革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和填鸭式教育模式。作为教师应努力实现教育角色从教学向建构的转变,努力以“团体”为中心,构建起与儿童一起游戏、一起交流、一起思考的教学新模式。其次,与儿童共同协商建构课程。按照瑞吉欧教育理论,幼教课程的内容和实施不是由教师或儿童单方面来决定的,而是由家长、教师、儿童三方共同协商来决定的。课程的协商分两个层次,在方案的选择上,教师和孩子讨论,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共同协商提出有待探索的问题。在确定每个方案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上,都是由家长、教师、儿童共同协商来解决的。借鉴瑞吉欧教学理念,应当认识到“协商性”课程的组织方式,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经验在不断重复的基础上逐渐得到提升。在幼教过程中要打破传统落后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形式,在课程设计上要认识到儿童的主动构建的作用,关注他们的需要与兴趣,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2.借鉴瑞吉欧幼教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借鉴瑞吉欧教育理念为我所用,关键是不要把瑞吉欧教育当成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多从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其所蕴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瑞吉欧幼教理念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其对项目活动的介绍,对生成课程的见解。瑞吉欧提出的生成课程理论强调师生的互动,教师要按照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来设计教育课程的内容,这样更能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但是有两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教师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是非常困难的,就实际教学来讲,生成课程的可操作性还不是很强,教师难以预先根据学生的愿意作出课程安排。其次,如果教师不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和学习能力为目的随意进行教育,那么就他不能把握住生成课程的实质,其所做的一切活动也只是形式而已。因此在项目活动中,教师不应一味地强调儿童的兴趣,跟着学生跑,而要在尊重儿童意愿的前提下开展有指导性意义的教育。

综上所述,合理借鉴国外幼教理论中的先进思想,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广阔的发展前景。吸收借鉴国外幼教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使其本土化的过程,广大幼教工作者一定要合理吸纳国外先进的幼教理论和实践,在“扬弃”的过程中将其“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体系。

林 希 孙德轩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市供电公司)

 

专家论教育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三个维度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东维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建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均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国民教育的首项重点任务来抓。高等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最后出口,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高校应完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机制体制,遵循“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规律,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坚定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并在社会实践中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理论引导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自身担负的使命,明确身上的责任,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由于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在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理性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前提,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在引导大学生明确社会角色定位和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人生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力求让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奉献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大学生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把个人理想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勇敢肩负起国家使命和时代赋予的重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让学生铭记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屈辱和艰苦奋斗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树立忧患意识,学会担当责任。此外,高校开设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教育课”,教师都要结合自己课程的特点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如介绍本学科代表人物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人生价值等。

实践养成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既能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又能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意在实践中为社会、他人做出奉献和牺牲。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知行转化势在必行。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首先,在实践中夯实责任,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忱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再其次,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思维,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正确履行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最后,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大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情感,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情感基础。

环境熏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积极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学校党政管理部门要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使命意识,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履行社会义务。三是所有教师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带动和感染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教师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只有全体教师都树立起对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四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使这种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纳入“常态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责任感的感染教育。当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校内部的事情,而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构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动机制,共同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良好环境。作为青年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更应从自身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担当,用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杨琼英: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培养基地

小学教育之路怎么走?在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校长杨琼英看来,最应强调的是尊重,尊重人生命成长的规律——要给孩子们时间和空间,等待他们慢慢成长。“儿童教育应该根植于儿童自己的世界,关注儿童文化及哲学,走进儿童内在的心灵,从精神层面去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怀揣着这份教育理想与追求,从教师转身为校长的杨琼英开启了她小学教育深度研究与实践之路。

静态与灵动:开发显隐性童心课程

2005 年 6 月,年仅 33 岁的杨琼英在玉溪市公选中成为了玉溪第一小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校长。从教师到校长角色的转换,杨琼英在学校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尝试。如何延续玉溪第一小学这个百年名校的风采,站在时代的前沿,进一步改革创新,提升学校管理理念,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则是杨琼英苦苦思索的问题。通过对儿童文化及儿童生命价值的研究,杨琼英提出了“欢乐童年,成就未来”的教育理念。基于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杨琼英决定带领领导班子成员从开发“童心课程”开始,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课程系,进而发展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优势,形成学生自身特长,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童心课程”的开发包括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开发。隐性课程包括“静态校园文化”建设、“多彩班级文化”创建和“灵动的活动文化”打造等几个方面。在“静态校园文化”建设中,杨琼英十分注重以儿童视角去规划与设计校园的静态环境文化,如学校的整体形象标识就是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设计的。凝结了师生和家长美好期望的学校标识,犹如一株嫩芽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又像一只美丽的和平鸽在蓝天上翱翔,象征着学校的平安与和谐。玉溪第一小学的孩子们还参与设计并命名了“悠悠谷”卫生间、生态小农庄、雅乐池塘、“四季芳香”走廊、“幸福凯旋门”等,充满童心与童趣。班级文化是儿童心灵的栖息地。在“多彩班级文化”创建中,玉溪第一小学倡导以童心家园为载体的班级文化。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班级文化墙:有“成长快乐”“艺苑风景”“家风班风”“俭约花园”等善行义举榜。不同的中队具有各自的特色,中队理念和中队目标也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外化。学校每年都组织举办由全校师生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等。体育节以“阳光体育,健康成长”为目标,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和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艺术节以“童心描绘世界书画展”“快乐跳动舞台”“童年如歌演唱会”等活动,从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为出发点搭建艺术展示平台。异彩纷呈的童心文化活动,灵动了校园生活,丰富了孩子的生命成长。在强化基础性课程的同时,玉溪第一小学还开发了一些富有生命的、可供选择性的课程,这些课程即杨琼英所定义的显性课程。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囊括了艺术类、学科拓展类、健体类、语言类、科技类等五大类型。其中,“小姚明”篮球、“和谐之声”合唱、小小巧手(剪纸)、小小神笔(书法)等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和艺术素养。语言类和科技类社团则更加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这样全方位、多层次课程体系之下,学生激发生命活力,个性得到张扬和导。

作业与评价:拓宽学生发展空间

为谋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时空和机会,激发学生生命的潜力,2007 年开始,杨琼英对玉溪第一小学的学生作业进行了改革。学校成立了童真作业研发组,深入研究开放性实践作业。倡导以儿童发展为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时政等来布置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假期作业。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是简单的埋头做题,而是拿起相机、提起画笔、翻开自己喜欢的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到真正让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体验生命、学习技能。这样的作业还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很好的整合。如“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板块要求学生制作春节贺卡送给长辈、父母、老师、伙伴、同学,让学生学会了感恩。童真作业使得原本很枯燥的作业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改造校园活动领域的基础上,释放了师生的个性,拓展了他们的精神生命和个性空间,让学校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和家园。与童真作业相对应的是童趣评价。杨琼英认为,多元评价学生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因此要以儿童文化为价值基础,构建灵活的和满足人成长需要的多元童趣评价体系。她把学生评价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每学期终结性评价。每学期终结性评价时学生均可选择自己的强项实行“选优评价”。二是记录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轨迹,内容除了各学科的成长记录外,还增加“社团活动课程”“三生教育”“我的特长”“实践活动”等。三是“校园激励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好的行为都可以获得不同学科不同颜色的激励卡,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可以获取“免做卡”,有了这张卡,学生可以选择免做一些他们认为没有必要的作业。四是“尊重特质评价”允许学生差异性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玉溪第一小学校园里涌现出许多“自主儿童团”,如“半天童”“跳跃童”“休假童”“自乐童”等。“半天童”,即学生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回家练习特长。其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获得者郭伟阳就是学校当年的“半天童”。而智力发展较好的孩子可以申请做“跳跃童”。学校一名叫伏田的小男孩就是连跳三级,12 岁就读初三年级,学习也非常好。“休假童”则是根据家长和学生自己的需求规定放假和上学的时间。学校曾有一名学生,三年级开始就双脚无力。家长申请后,杨琼英同意孩子在家学习,学校还组织一个教师辅导团队轮流到家个性化辅导。“自乐童”的孩子有其多样性特点,如智力缺陷或是有多动症。这样的孩子都会有一位学校领导与之挂钩,协助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共同培养孩子,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

统筹与均衡:开展广义“办学实践”

2009 年,杨琼英在管理上实现新的跨越——玉溪第一小学在玉溪市率先启动了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她以独有的创新意识,整合了城乡接合部的薄弱校东风小学,即学校的山水校区。杨琼英实现了本校区和山水校区理念、制度、环境等的高度融合,让原本只具备村完小配置的学校迅速成长为中心城区老百姓喜欢的学校。山水校区学生已由原来的 600 多学生增加到 1600 人,有效缓解了玉溪市中心城区的招生压力,也承担了中心城区其他学校的部分生源。由此,杨琼英带领团队成功探索出玉溪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新路子,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了公平的教育机会。除负责两个校区 4000 余名师生的管理工作外,杨琼英还担任玉溪市红塔区小学第一学区的学区长,肩上压着发展高仓、研和两大街道中心学校近万人的学区管理的担子。在学区管理中,她提出了“合作、发展、共赢”的学区合作原则,把一所所原本独自发展的学校改造成一个和谐并进的共同体,打破学校原有的壁垒,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2011 年以来,杨琼英基于理性思考的学区文化融合和对现实清醒认识的积极实践,进一步创新和播撒童心文化。她带领学区管理团队,走进山区、坝区的每一所完小,为山区每一个孩子送去温暖。在她的引领下,红塔区南片学区迸发出青春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杨琼英看来,分享自己学校的实践经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一次“办学实践”——在“走出去”的比较磨合中,在设身处地的体验中,可以检验、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加深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真谛的理解,并在体验、理解与实践中自然形成一种“追求理想、关怀现实、兼济天下、着眼未来”的情怀、格局和境界。教育家型校长本身不是真理的代表,他们是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向教育真理走近的人。杨琼英认为,只要矢志不渝、坚持梦想、勇于反思、善于创新,领悟、尊重和实践教育规律,那么,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的目标并不会那么遥不可及。

 

幼儿教育研究

论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与教学功能

幼教动画亦可称为早教动画,是针对学龄前儿童(3—6 岁) 而开发的一种特殊的动画形式。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幼教动画首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影视动画,即那些以审美和娱乐为基本目的和主要功能的动画形式,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和实用指向,可成为媒介融合时代中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有力工具。第二,幼教动画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用动画,即其并不以单纯的可视符号来简化、复现和传递复杂或抽象的意涵,如医疗动画、兵棋推演动画或模型设计动画,这些动画仅仅在一般限度内(即实用范围内)利用具象表现形式,并不谋求感性效果的最优化;而幼教动画的实用性却恰恰通过感性形式来实现,因此势必要求具象表现形式超越单纯的符号 - 指意功能,通过栩栩如生的动态影像和丰富多元的媒介手段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乐融合”的效果。总之,幼教动画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它既具工具- 实用特性,又具娱乐审美特性,从类型学上看是动画两大基本形式的有机融合体。作为“有机融合体”,幼教动画绝非是仅仅以感性形式来包裹教育目的的“糖衣炮弹”,绝非“文以载道”在当代新媒体形式下的变体。尽管当前国产一些粗制滥造的“幼教动画”产品事实上仍是如此,亦即采用动态影像形式来灌输道德和知识内容,然而这事实上已经偏离了幼教动画的真正特性。何以如此? 国内市场上多数以学龄前儿童为目标人群的教育动画,实际上仅仅采用极为简单的动画形象来演绎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故事,最为常见的是诸如“中华传统美德”类型的电视动画,这些电视动画往往受前期思路及制作经费限制,在造型设定、动作设计、环境设置、渲染手段、音效合成等方面极尽简化可能,最后将丰富的感性形象简化为仅仅承载故事讲述功能的符号———甚至许多幼教动画产品根本不需要视觉符号,单听人物对白即可获知所有故事内容。这样一来,不但动画艺术多元而先锋的综合艺术特色无法真正发挥,而且实际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这种在国产品牌和国内市场中普遍出现的情况,其产生原因有很多,然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动画制作人和开发单位自身并未根据目标人群的发展规律、结合动画艺术的特点,认识到幼教动画的真正特性。

一、  幼教动画的核心特性

———感性教育

作为“有机融合体”的幼教动画,立基于 3—6 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动画艺术以动态影像或运动形象为核心并融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和媒介形态于一体的特点,是当代媒介融合语境下最具多元性、先锋性特色同时也最为适合学龄前儿童的一种感性教育类型。换句话说,针对幼儿开展的感性教育才是幼教动画的真正特性。何谓“感性教育”? 简言之即“美育”,这两个所指同一的汉语词汇皆从一个德语范畴中翻译而来,亦即 Aesthetische Erziehung,德语单词 Aesthetische 的希腊文词源是 aisthesis,即感官(感觉)之义,而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在希腊文词源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词 Aesthetica,此即今日通常又被人们称作“美学”的“感性学”,而 Aesthetische Erziehung 也因此被人们译作“美育”、“美感教育”抑或“感性教育”。当然,在汉语中,“感性”的范围要大大超过“美感”或“审美”,因此“感性教育”事实上是一个更加合适的词汇———毕竟美感只是所属感性的一个小概念。

谈论“感性教育”,首先绕不过德国近代著名美学家、诗人席勒,正是他认识到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及其时代历史语境所引发的人性分裂弊端(素朴的人与理性的人)而揭橥感性教育的重要性,在他那里感性教育对于肯定人的肉身活力、激发人的自然创造力,最终促进人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高度价值。中国当代美学家、美育学家杜卫教授指出,感性具有五个意义:首先意味着生存的具体性或个体性,“(感性)强调个体的人的重要性,即要求尊重个体,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体的能动性。这可以说是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的最基本、最关键的宗旨。”其二,感性意味着肉体性,“指人性、人格中与生理有直接关联的方面,如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等等。当然,人的一切活动都有生理基础,但是,理性活动与生理的关联是间接的;而在审美、艺术活动中,精神性因素总是直接与生理因素相贯通,是一种内在的关联。”其三,感性意味着生命活力,“感性以人的本能冲动和情感过程为特征,感性的发达意味着生命活力的充沛。”其四,感性意味着以情感为核心的一种心理能力。最后,感性意味着体现于直观形式中的观念意识。参照席勒对美育宗旨的揭示以及杜卫教授所谈感性的基本意义,根据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该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权威认定,结合动画艺术的形式特点,我们认为,以“感性教育”来定位幼教动画的核心特性既是准确的,也是必要的。首先,从根本目标上看。《指南》开篇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这点,要求在幼儿阶段树立人性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强调幼儿在身心健康、言语能力、社会适应、科学认知、艺术创造等五方面相互协调、综合发展,这首先符合动画艺术作为综合艺术的特长,而幼教动画正是通过其所包含的诸多艺术要素,来促进目标人群各方面的整体发展。其次,从发展基础上看。《指南》对 3—6 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目标认定,牢牢的建立在该阶段儿童的生理性基础之上,“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这一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性要求,正是对感性- 肉体性基础意义的强调,而幼教动画正可通过以动态影像为核心的感性形象以及诸如舞蹈、音乐等艺术要素,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的运动感觉,助益其各种感官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其身体发育和体质强健。其三,从学习特点上看。《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决定了幼儿对观念意识的把握以及理性思维能力的产生从根本上依赖于直观形式,而以直接感知形式出现、包含诸多衍生性游戏环节、横跨创造和欣赏两大领域的幼教动画高度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这点事实上同时解释了概念、判断、命题等理性思维形式以及包括社会知识、人文知识乃至自然知识等认知目标在幼儿教育乃至幼教动画中的应有形态———将幼教动画定位于感性教育,并不等于排斥理性教育的内容,只是这些理性内容和认知领域皆是以直观可感的形态出现的,是在幼教动画所创设的感性情境中为幼儿所习得的,此即杜卫所谓“体现于直观形式中的观念意识”。正是从以上三大原因出发,作为感性教育的幼教动画方能深入体现其审美特性与教学功能的有机融合。当然,“审美特性”和“教学功能”各有侧重:从审美特性出发,幼教动画以幼儿感性能力为基础和切入点:从教学功能出发,幼教动画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感性形式呈现。此即何以幼教动画并非一般人理解的糖衣炮弹式的将理性内容包裹在感性形式之中的根本原因。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幼教动画的这两个侧重点,我们将结合国内外一些优秀幼教动画产品的例子,来分别阐述“审美特性”和“教学功能”各自所包含的细部要点。在“审美特性”部分,我们将重点阐述幼儿围绕动画艺术产生的三个感性体验层级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质感体验层、动感体验层和情感体验层,以及四个审美经验领域,包括鉴赏经验域、创造经验域、表演经验域、装饰经验域;在“教学功能”部分,我们将分析幼教动画所包含的身心培育、知识传播、道德养成、人格形塑等四方面功能,并注重四方面的整体性关系,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幼教动画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提供借鉴。

二、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分析:

针对幼儿感性的培育幼教动画的目标人群非常明确,即 3—6 岁的学龄前儿童。该阶段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还处在萌芽期,言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均不成熟,其主导性的活动是游戏。进入到消费主义文化、大众文化和新兴媒介文化混流发展的当代,动画艺术已经日渐成为幼儿游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动漫形象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然而,在家庭乃至幼儿园日常的幼教活动过程中,一些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却因对动画艺术未能产生充分理解而保持着一种警惕心态。何以如此? 新兴媒介和游戏活动的发展的确导致一些传统游戏活动不在当代儿童日常生活中出现,而在角色扮演类的区域游戏、类似搭积木之类的建筑游戏、诸如荡秋千、跳房子之类的户外游戏中,幼儿不但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而且还能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社会性发展———动画却被视为一种呆板、被动、缺乏社会性又危害视力的“读屏活动”,因此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家长都限制幼儿每日观看动画的时间,而在幼儿园中播放的影视动画也仅仅起到极为有限的作用———以杭州地区为例,其下辖的幼儿园大多数仅仅在餐前餐后或放学后等待家长接孩子等“垃圾时段”中播放一些影视动画。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大多数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都未能全面认识动画艺术的内涵———在他们那里动画仅在极为狭窄的视觉娱乐意涵上被认识,另一方面国产的、真正意义上的幼教动画产品也极为少见———尽管动画开发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幼教动画的广阔市场,然而他们并不了解幼儿教育因此也就无法开发出优秀的幼教动画产品,这两方面决定了到目前为止幼教动画并未进入幼儿教育的核心视野。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两方面共同努力,然而至关重要的是深入幼教动画的审美特性,获得一种宏观、立体而又直面未来的新认识。

(一)幼教动画的三个感性体验层级质感、动感和情感构成幼儿接触动画时的三个层层深入的感性体验层级。其中质感体验层是在传统美学乃至美育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然而对幼儿至关重要的层级,动感体验层直接对应于动画艺术的核心技艺层次———动态形象或运动影像的视觉表现力,情感体验层则既是传统美育理论最为关注的感性层级。这三层表明幼儿对动画艺术的感性体验具有极强的立体性,并不仅仅是一种停留在视觉层面上的以娱乐为目的单维体验。

1. 质感体验层

所谓质感(Sense of Reality)体验,是指因各种材质的不同肌理、质地而产生的对外部世界差异性的视 - 触觉体验乃至听觉体验(音质),简言之即对材质产生的感受。作为人接触外部世界最为基础的一种感性体验,质感体验是在触觉、视觉乃至听觉这些感官能力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形成的,具体而言又可分为触觉质感、视觉质感与听觉质感。触觉质感主要是以皮肤接触外部事物而产生的感受,具有具身性、明晰性的特征,能够直接调动起人的愉悦感或厌恶感,同时还能在大脑中构建起对材质本身的视觉图式;视觉质感则产生于视知觉对材质肌理的直观和判定基础上,相对触觉质感而言更具间接性、不确定性,但通过脑神经的综合功能、结合已有的触觉经验同样能调动相应的快感和不快感;听觉质感则指耳朵及听觉神经对外部物体所发出声音质地的感受,这些感受同样能通过脑神经作用调动相应的感受及转化为视 - 触觉体验。这些类型在质感体验上的相互渗透性,正与歌德在其名句中表达的感性体验内容高度一致———“用触觉化了的目光巡视,用视觉化了的手指触摸。”(《罗马哀歌》)

质感体验在针对幼儿的感性教育中是一个既十分基础、同时又容易为人忽略的部分。其基础性反映在质感体验一方面构成幼儿理性认知能力———对外界事物的差异性进行区分、归类和判断的能力———的发展前提,另一方面也在体验过程中促使幼儿稚嫩的感官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传统美育由于强调“心的教育”,并在代际方面事实上以成人为潜在目标,因此轻视更为细腻的身体经验本身,从而使质感体验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被忽略。如怀特海就曾指出:“在知觉的瞬间,通常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身体的关联看不见了,可见的表象成了最显著的东西。”剥离掉身体关联的外观—表象要么成为排除一切生理因素的纯形式观审对象,要么就变成一个承载社会学意义或情感内容的符号,从而使审美活动变成一种单纯的解码式活动,外观———表象十分重要的身体关联随即因其他“深层”意涵的重要性而被放逐。需要指出的是,幼儿与成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同,更多依赖直观-感性体验本身,理性认知能力的诸多生理性条件仍在发育中,因此作为感性体验初级层次的质感体验意义至关重要。幼教动画对幼儿的视觉质感、触觉质感和听觉质感均能产生良性促进作用。首先,使用不同材质创造的动画作品,其感性体验从一开始就具有极为丰富的差异性,如水墨、油墨、水彩、人偶、沙、纸、布片以及 3D 数字动画中利用渲染技术创造出来的各种拟真材质等等,将产生极为细腻的视觉质感体验。其次,如果我们不是仅仅在视觉艺术这样极为狭隘的意涵上理解动画,而是将诸如前期的模型构建这样的创造性活动也纳入到动画艺术的范畴中来,那么幼教动画完全可以设计一些能让幼儿主动参与的卡通形象塑形游戏,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不但可以被激发,而且还能在日常游戏中亲手触摸材质,切身体验到不同材质的性能。最后,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动画,亦可针对3—6 岁儿童听力的特点,利用各种音效手段,使幼儿获得各种类型的听觉质感体验。

2. 动感体验层

如果说质感体验更多侧重感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把握。那么动感 ( Kinetic Effect)体验则是强调综合性的身体运动能力,是一种瞩目于身体主体性的内在体验层级,亦是生命力强盛与否的鲜明标志。调动并让幼儿获得不同类型的动感体验,高度符合动画艺术的技艺本体特征,从而构成作为感性教育的幼教动画的核心体验层。何以如此? 动画的英文词汇是 Animation,其拉丁文词根是 Anima,意指灵魂,因此动画是让无生命的事物获得灵魂从而具有生命,换句话说是使无生命的、静止的事物运动起来,给人以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正因此,动画是动的艺术,其本体是动态形象或运动影像的表现———与之相应,无论从欣赏还是创造的角度出发,动感体验都是动画美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最为优秀、最能彰显本体性特征的动画作品,往往能激发模仿、移情等审美心理,调动欣赏者自身的身体运动感觉,从而使接受者真正获得存在的真实感,而非仅仅是一个被动的、仅仅关注视觉效果的欣赏者。无论多么逼真、多么巧妙的动作设定,如果其体验仅仅停留在视听快感,那么动画艺术的真正特性并未得到凸显,动画美育区别于其他形式美育的特色也难以实现。举例而言,在 3D 数字动画技术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迪士尼 -皮克斯公司,就在其作品的主题中充分表现了对动感体验的高度推崇(参《瓦力》《料理鼠王》等作品),而非对动态影像本身在视觉效果方面的过度放大,从而使其作品远超时代同类型作品。而国外一些优秀的幼教动画产品,通过舞蹈、体操等艺术元素对动感体验的引导和激发,不但可促进幼儿在体态、力量、平衡感、动作协调性及身体灵敏性方面获得整体性发展,还能使他们的兴趣从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从视觉经验向切身体验发生转移,这种转移有助于从一开始就驱除拟真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弊端———即对屏幕以外的现实世界的漠视。

3. 情感体验层

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是传统美育中的核心内容。尤其在中国,美育甚至往往会被“情感教育”这一范畴所代称。与动感及质感体验更为强调生理性和基础性不同,情感体验则包含了更多的心理性因素,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性内容。幼儿的成长是一个身心一体化的进程,从而情感体验也构成幼教动画感性体验层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情感体验类型中,愉悦感(快感)是幼儿最为熟悉的一种类型,也构成 3—6 岁幼儿情感状态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幼教动画主要应当为幼儿提供愉悦感获得的契机,以培养其快乐而稳定的情感状态,这构成幼儿包括认知在内的各方面社会化能力进一步成长的心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当今国产商业影视动画,为了吸引小观众的兴趣,总是将情感体验重心放在单纯快感的获得上,使动画成为一种功能较为单一的娱乐性产品。纠正这一弊端的方法,是开发最优秀的幼教动画产品以及推介一些适合幼儿观影的先锋动画、艺术动画作品,展示动画艺术所容纳的情感经验的丰富性,为幼儿提供情感体验的多元可能。今天的动画艺术,早已涵盖悲剧、喜剧、崇高、优美、丑、荒诞等等不同的审美形态范畴,并对应相应的情感体验类型。在这些情感体验类型中,既有幼儿所能轻易接受的积极情感,如喜剧和优美;又有需要特殊引导才能转化为快感的消极情感,如悲剧和崇高;还有承担反思性功能、要求具备一定理性思维水平才能体验的纯粹负面情感,如丑和荒诞。通过幼教动画,以愉悦感为主要内容,同时兼及其他情感体验类型,有助于幼儿遍识人间百味,从而进一步使其获得社会性发展。

(二)幼教动画的四个审美经验领域

如前所述,动画艺术之所以未能进入到幼儿教育的核心领域中来,首先是人们未能认识到幼教动画作为感性教育的特性。与之紧密相关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动画艺术审美经验的理解过于狭隘,仅仅在“视觉”、“屏幕”“被动”等范畴下理解动画艺术,未能认识到当今的动画艺术早已包含鉴赏、创造、表演、装饰四大审美经验领域,表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高度连续性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广泛渗透,而非是一些持批判立场的人那样仍意味着二者之间的巨大鸿沟或虚拟世界本身的危害。

1. 鉴赏经验域

在以康德美学为代表的经典美学中,“审美”的学理化称谓即“鉴赏判断”(德文 Geschm-achsure,对应的英文为 Aesthetic Judgment),而审美经验也一度被人们狭隘理解为鉴赏经验。当然,鉴赏经验仍构成十分重要的审美经验领域———尽管这一经验域在今天看来过分强调由形式观审而产生视知觉经验,然而这点也是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同时也符合人们对作为视觉艺术的动画的一般理解。从经典美学出发,幼教动画的鉴赏经验域指幼儿通过欣赏幼教动画所包含的各种艺术形式所形成的经验领域。这些艺术形式包括色块、色彩、线条、形状、形象、场景等视觉要素,也包括语音、配音、乐调、旋律、和声等听觉要素,当然还包括前文已经指出的、对质感形成的触觉要素乃至将视听触嗅味等连接在一起的通感要素,以及由情节、故事所构成的叙事性思维要素等等。从综合性视角出发,幼教动画乃至动画艺术所包含的这些形式要素是处在一种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关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领略到诸多艺术要素所形成的合力并使其对这种整体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认识,不但能使幼儿获得美感和愉悦感,提升其形式认知能力,还将大力促进幼儿审美鉴赏力的整体性发展。

2. 创造经验域

与传统美育侧重审美鉴赏力的教育有所不同,我们在幼教动画的感性教育实践中更推崇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审美经验及审美愉悦并非仅仅产生自鉴赏过程,审美创造活动中的经验和愉悦同样值得关注。因此,完整的美育既应当包括鉴赏力提升,同时也应当包括创造经验的普及。事实上,相对前者而言,审美创造活动更具积极性、切身性和主动性,因此主体所收获的成就感和愉悦体验要远远高于前者,而对幼儿智力和动手能力的开发价值也同样如此。因此,如果要将动画艺术真正纳入到幼儿教育的核心视野中来,使其成为一种主要的幼儿教育媒介,那么就必须将幼儿的视线从大大小小的屏幕中转移到幼教动画应该提供的、衍生性的各种游戏和活动中来,如开发适合幼儿玩耍的各种塑形材料,尝试让幼儿塑造幼教动画中的卡通形象、搭建其中场景,引导幼儿制作形式简单的手翻书、走马灯等等。甚至在一些有条件的教学单位或家庭,还可以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在幼儿所塑造的偶动画形象基础上,拍摄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3. 表演经验域

事实上,表演也是审美创造经验的一种,只是“创造经验”在我们的行文中侧重与动手能力方面的关联,而表演经验的创造性则更为立体和全面———通过模仿来制造一个静态的卡通形象远不如自己从外观和感受上变成它来得更具挑战性和更为有趣。动画艺术绝非仅仅意味着一群“虚拟演员”在大大小小的屏幕上进行表演:一方面,“虚拟演员”和虚拟表演的诞生,至少一部分是建立在原画师真人(至少是在头脑中)预演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是在对真人表演或现实事物运动进行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提升;另一方面,更有趣的是,“虚拟演员”和虚拟表演又会继续派生出现实世界中的真人表演,如当今流行于青少年中间、具有强烈时尚气息的 COSP-LAY(Costume Play,角色扮演或扮装)。当然,至今极少有 3—6 岁儿童从事严格意义上的 COSP-LAY 活动,然而宽泛意义上的扮装活动却日日在幼儿园中上演,各种虚拟的卡通形象早就在诸如儿童剧、幼儿化装舞会及其他游戏中出现,这些活动中表演绝不仅仅意味着装扮成米老鼠或葫芦娃,而是一种从动作模仿到情感介入的身心一体活动。通过表演,幼儿在智商、情商、交际能力、角色意识、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均能得到巨大提升。这就提示今天的幼教动画制作者必须主动参与到同样属于衍生产品的表演活动开发中来,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射到屏幕以外。

4. 装饰经验域

当代,在以商业化形式运作的文化产业语境中,动画形象早就不仅仅属于艺术世界,而是以日用衍生产品的形式向日常生活进行广泛覆盖———这点,对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而言更是如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中,造型可爱的动画形象以装饰物的形式广泛出现。这些装饰物为幼儿营造了童话般的情境,使其产生丰富的审美经验。具体而言,动画装饰经验可分为服饰设计经验、器物装饰经验、空间装饰经验等三大类型。当然,这些装饰物大多是由家长、教师以及设计师等成年人为幼儿设计的成品,而幼教动画产品完全可以开发出以虚拟形象为中心的、衍生性的半成品,以便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程度的手工活动进行自主装饰———这种装饰性的手工活动本身自然也应当成为幼教动画开发者的设计重点。通过装饰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装饰从文具、玩具、服饰到儿童房、幼儿园室内空间等一切属于他们的事物,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空间感、形式感和美感,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趣味和生活品位。

三、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分析:

以感性形式呈现的教学功能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长期以来被人们所误解,前文谈及的“糖衣炮弹”正是这种误解的一种表现。具体而言,幼教动画的教学功能绝非意味着用一些虚拟形象去替代真人教师,以完成真人教师所承担的知识传播功能。事实上,甚至许多出身动画专业的研究者对此问题仍作如此理解,如在一篇题为《中国幼教动画研究》的硕士论文中,论者开篇即称,“幼教类动画是指向学龄前儿童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主题动画片”,这一界定表现为对幼教动画教学功能之认识的狭隘化和片面化,与前文所提到的人们对动画艺术本身的狭隘理解相互呼应。事实上,知识传播仅仅是幼教动画的一种教学功能,除此之外还包括身心培育、道德养成、人生塑形等其他功能,而且这些教学功能在以游戏为主要日常活动的学龄前儿童那里必须以直观可感的形式呈现。

(一)幼教动画与身心培育

对 3—6 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影响作用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以遗传、产前发育、胎教为主要内容的“先天因素”;另一类则是包括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后天因素”。幼教动画是归属“后天因素”的、一种辅助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可在幼儿的大脑及神经发育、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想象及思维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大脑和神经发育为例。幼儿阶段(3—6岁)大脑及神经处在高速发育期,有四个明显的判定标志:其一,在脑容量方面,成人大脑的重量大约是 1400 克,新生儿为 350 克左右,3 岁幼儿则达到 900 克,到 5 岁则已接近成人大脑重量;其二,在由左、右两半球组成的大脑皮层方面,3—6 岁儿童左半球皮层表现出发育的加速期,当然右半球皮层则在该阶段内相对发育较慢。第三,在脑电波方面,5—6 岁是大脑发育的加速期,其中表示大脑节律稳定的 α 波最终战胜 θ波。第四,在神经突触发育方面,新生儿的神经突触仅占成年人的 1/10,而 3—6 岁幼儿的神经突触可达成人的 2 倍———14 岁儿童则与成人相当,3—6 岁可谓幼儿接受和处理外界新鲜信息的顶峰。 这些标志提示幼教动画的开发者们必须以之为依据,应势利导,设计出适合幼儿的幼教动画产品。比如,3—6 岁左右脑皮层发育速度不同,左脑司掌逻辑思维、语言能力等等,该阶段得到飞速发展,因此相应的幼教动画应当以叙事情节为基本的组织原则,重视语言和对白等方面的设计;然而更具综合性和创造性、司掌空间 -形象思维的右脑其发展虽相对缓慢,但正因此而召唤着诸如绘画、音乐等艺术要素的积极介入,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快速发展———恰恰是后者为当今中国幼教动画的真正薄弱点,也是 3—6岁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二)幼教动画与知识传播

将幼教动画定位为感性教育,并不意味着排斥理性认知和知识传播的功能。知识传播同样是幼教动画的主要功能之一,只是这一功能必须通过感性形式来实现,如此方符合幼儿学习的直接性、游戏化特点。而幼教动画所承载的知识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数字知识、图形图像知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内容一方面应当通过叙事性文学亦即故事的形式加以组织和串联,同时调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努力为幼儿习得活动创设直观情境,以增强幼儿习得的自然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而不应掺杂虚拟的课堂教学形式或采用直接灌输的形式;另一方面,幼教动画产品的制作者还应当重视衍生的游戏、活动中认知性内容的开发,这些游戏及活动与屏幕上的动画故事应当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相互应和的关系———“画里画外”之间的关系一旦建立起来,那么不但幼教动画所具有的知识传播功能可充分实现,而且动画艺术也能够真正进入幼儿教

育的核心视野。

(三)幼教动画与道德养成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代表了一定社会环境中共同生活的人们对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认识,是衡量观念和行为是否得当的标准。从知行实践出发,道德结构又可以细化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三个部分。中国传统的幼教教育具有重命令轻体认、重权威轻个体、重规训轻选择等弊端,常常将注意力放在道德认识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控制上,而忽视道德情感的养成作用。事实上,道德认识要真正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就必须重视道德情感的养成。如中国古代儒学大师孟子就早已认识到,仁、义、理、智等等道德认知范畴的产生根源即是道德情感———“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处,“恻隐”“羞恶”本身就是道德情感,而“辞让”的道德行为和“是非”的道德认识(判断),亦是发自人先天的道德情感本身。因此,从感性教育出发,要充分实现幼教动画的道德教学功能,必须从道德情感入手,借助动画故事及各类衍生性的游戏活动,在画里画外努力创设道德情境,培植幼儿道德认识、道德判断的感性土壤,引导幼儿完成道德的内化过程,最终使其自主产生独立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四)幼教动画与人生塑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富含历史经验意味的民间俗语提示我们,人生观教育事实上从幼儿时期就必须抓起。此处,我们并不想细谈幼教动画在内容的微观层面上可为幼儿树立起“怎样”以及“哪些”人生态度,而是要从宏观的动画艺术层面出发,勾勒幼教动画对幼儿人生观教育的整体性意义———这种意义甚至会延续到幼儿长大成人以后。我们认为,作为感性教育的幼教动画,其教学功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幼儿动画人生的引导和开启。动画人生,强调动画艺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幼教动画,我们最终企盼在幼儿阶段建立起这样一种人生观:首先,永葆童心的人生。根据接受现状,我们将动画定位为从儿童世界流溢于成人世界的一种艺术类型。如果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有一道鸿沟,那么这道鸿沟的填平,决不能靠儿童的早熟来实现,而是要靠成人对童心的珍惜来完成,幼教动画,成为必将长大的幼儿在成年以后呵护易逝童心、保持人生本真最为重要的教育途径;其次,不断创造的人生。动画艺术,使静止的、不具生命的普通事物变成动态影像,从而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生命。那些最优秀的动画制作人,往往被欧美媒体称作“最接近上帝的人”,正是因为动画艺术的这种创造特性。因此,通过幼教动画,将为幼儿的人生之旅注入强烈的创造精神。再次,珍惜生活的人生。动画艺术的基本制作方式,是逐格绘制;每秒钟的运动,动画人往往要画上 8—24 张画;换一个角度理解,动画人的创造,是将一秒钟时间切成 8 份乃至 24 份来实现的;这种创造过程所隐含的内在精神是,对生活极致细微的珍惜,以精致、严谨的生活态度对待流逝的分分秒秒。这点,应当成为广大幼儿的基本生活态度。最后,热爱运动的人生。动画是动的艺术,一切动的艺术,其最终意义和最高价值都指向现实世界中人的切身运动和实践活动。虽然动画艺术呈现为大小屏幕上的动态影像,然而幼教动画的价值指向却是在屏幕之外,使现实世界中的人获得动感体验,激发生命中最真实的愉悦感,保持生命的健康。

四、感性教育的他山之石:

国外优秀幼教动画个案分析尽管中国幼教动画已经出现了诸如《蓝猫淘气三千问》这样在总时长和集数上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产品,也出现了诸如《浩昊文字国历险记》《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侧重各种知识传播的类型化产品,然而,由于整个中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动画制作单位与学前教育单位及教育科研单位的跨行业合作不紧密,理论研究滞后并与产品开发脱节,因此绝大多数的幼教动画产品在前期设计环节就没有真正抓住感性教育这一核心切入点,从而导致中国幼教动画的整体观感是过分侧重知识传播和道德教化,而且在动画表现形式上也较为生硬呆板。因此,本文最后分别选取美、日优秀的幼教动画品牌进行个案分析,这两个动画产品虽分别以 3D数字动画、2D 手绘动画的不同形式出现,却皆以感性教育为根本切入点;同时结合各自形式特点,表现出各自突出的优势。

(一)《米奇妙妙屋》:在动感体验中实现互动教学

《米奇妙妙屋》(Mickey Mouse Clubhouse)是由美国迪士尼公司开发的一款 3D 幼教动画产品,具有多个语种的版本,其目标观众年龄在2—5 岁左右,在中国国内可通过网络电视渠道收看。该片以老鼠“米奇”(Mickey Mouse) “米妮”( Minnie Mouse)、鸭 子“唐老 鸭”( DonaldDuck)“黛西”(Daisy Duck)以及他们的伙伴“高飞”“布鲁托”等为主要形象,围绕他们编织一个个情节简单并具有一定关联度的故事。在 39 集(每集 23 分钟)的《米奇妙妙屋》中,每一集都讲述了一个通过团队合作最终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故事,其中穿插各种类型的知识内容,努力营造德行养成和社群适应能力培养的情境。作为一个老牌动画帝国,迪士尼制作的《米奇妙妙屋》既有来自迪士尼传统本身的、极为纯熟的叙事能力,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节奏上控制自如,知识点自然穿插在情节之中,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元素;更具特色的是,《米奇妙妙屋》将 3D数字动画在动作表现方面的形式技艺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富动感的肢体语言和动作设定既使幼儿获得了十分愉悦的观影体验,同时又能极为轻易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虚拟形象与幼儿的互动式教学。另外,依托迪士尼在其经典形象———米老鼠系列的衍生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大半个世纪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米奇妙妙屋》的周边产品甚至已经覆盖到了室内装饰领域,表现出极具立体性、综合性、关联性的感性培育效果。

(二)《巧虎乐智小天地》:连动教学 + 多元

游戏在全动画领域尤其是 3D 数字全动画领域,日系动画的表现并不突出,与美系动画相比存在较大技术距离,因此在动作表现方面的生动性、灵活性较为欠缺———就动画美学的本体要素而言弱势明显。然而,以倍乐生株式会社(Benesse Corporation)开发的《巧虎乐智小天地》为代表的日系幼教动画却远比迪士尼动画占据更大的国内市场份额———其中一部分原因出于合作模式、商业推广、文化相近等复杂因素,然而在形式技艺层面亦有不少成功且值得借鉴的地方。第一,《巧虎乐智小天地》中的动画部分主要采用 2D手绘的有限动画形式,这种形式虽弱于动作设定方面的精致和拟真,然而这一“短板”恰恰一方面催生出高度符号化的动作表现形式,这点有利于儿童对动作符号产生认知趣味;另一方面在形象设计方面用功颇深,“巧虎”及其伙伴形象简洁可爱,同时也更符合东方儿童的审美趣味。第二,部分原因同样出于弥补 2D 手绘动画本身在视觉效果上的弱项,《巧虎乐智小天地》的影像部分还杂糅了偶动画、真人表演、真实影像剪辑等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固定的形式,手段上比较灵活多元。第三,主要内容侧重儿童生活习惯培养和知识传播的《巧虎乐智小天地》,特别重视衍生性的儿童读物、儿童玩(教)具、网络小游戏与电视动画本身的联动教学效果,相应的知识目标和道德目标可在幼儿的衍生性活动中反复习得。第四,尽管单纯从电视动画出发,“巧虎”与“米奇”相比互动性较差,然而衍生性的游戏和活动设计却更为多元,幼儿可在经由电视动画所激发的、对虚拟形象所产生的趣味蕴藉下投身于画外形式多元的游戏活动。第五,“巧虎” 在系列设计的年龄针对性方面更为细致,同时也比较深入地考虑到后期的营销效果,分 0—1 岁的月龄版、1—2 岁的“宝宝版”、2—3 岁的“幼幼版”、3—4 岁的“快乐版”、4—5 岁的“成长版”、5—6 岁的“学习版”、7—8 岁的“彩虹版”七个年龄系列,而且还设计了每月学习主题,这对缺乏幼教经验、无从选择幼教产品、同时又希望孩子的学习具有连续性的家长而言极具吸引力。

王 晶 ,冯学勤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院,

 

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幼教中的应用策略

高梅芳 (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幼儿园)

随着新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幼教软件在幼儿教育市 场如雨后春笋,不但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甚至也不断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数据显示,整个 APP 市场份额的 10%被教育类 APP 所占据, 尤为显著的是幼教类 APP 的百分比和份额在逐年的上涨。 新事物的成长是呈螺旋状不断匍匐前进的。 面对不断上调 的幼教市场,幼教软件研发却面临了障碍。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唯 利是图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更多注重软件的性能以及利益问题, 不能从幼儿的智力成长需求方面来进行研发, 更有甚者受到金钱利益的驾驭,开发的成品甚至包含着一些不健 康的内容,这些幼教软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不宜的,不能顺应幼儿的成长需要。 从另一个角度: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越的教育 资源,比如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塑造等,这些没有软 件开发者所采用。有关的数据展示,近几年的软件商店中,幼教类软件所汲取传统文化资源的精华却不到 10%。 这两年来,国内部分优秀软件开发者研发了一些适合时代 发展的传统文化教育 APP,如一些节日的大作战游戏普遍获得 了市场的首肯,同时也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诱导。 如何有效的 运用新媒体的智能移动终端,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效地应用到幼儿教育方面,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学术应用课题。 1.传统文化幼教 APP 开发策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流长,具有鲜艳 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如一些优秀的民族游戏、传统节日、和 特色的民族文化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它包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日常生活中的民族节假日等,比如除夕节、元宵节、端 午、情人节、中秋、重阳、小年等也都包含着着许多的的文化特 性,同时也是教育儿童怎样的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承好的主要依附体。 因此,怎样利用高效的研发幼教 APP,同时利用好优秀 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幼教 APP,什么不适合 开发,并且什么容适合开发,这对我们来说要深深地思考! 首先, 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发展要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宜。 其次,发展时代性的教育理念,要至始至终的坚持和贯彻学 前教育,要顺应和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更应该从 “时代化、民族化和个性化”原则出发以此来顺应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前提。 怎样将传统文化的“糟粕”和新媒体的“精华”在幼教 APP 新时代领域进行融会贯通、与时俱进[1]? 依赖于用户最基本需求的传统文化 APP 开发,中国式传统 文化的表达转化在任何一个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上面,比如的基本应用工具日历、时钟、天气、地图都可以传统文化的体现。 如果说益智类游戏是传统文化 APP 开发所需求的,那么中国化的表达和改造在日历、时钟这类基本应用工具上体现的非 常透彻和明朗,益智游戏类的研发和发展是顺应时代和幼儿身 心发展需求的[2]。 2.传统文化幼教 APP 设计策略研究 简而言之,幼教 APP 的用户界大致蕴含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图形设计,二是交互设计。近年来不只是幼教类 APP 市场, 还有语言, 文化等在内的整个教育类 APP 的 UI 设计都相对简 陋。 有研究显示,在多媒体用商店里,教育类 APP 综合评分上 4 星的不足 10%。 其实,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征,更应该 注重和谨慎设计幼教 APP 产品。 3.传统文化幼教 APP 用户体验策略 家长、 教师首要考虑的和担心的是幼教 APP 的益智和安 全,也是首要考虑是否安装的第一要素。怎样针对幼儿身心发 展和个性特征,在日常的幼儿教育中怎样将使用新媒体信息化 完美的融入幼儿的教育中并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教学,是开发 设计者最应首要考虑的问题。幼儿是如何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 行互动,怎样通过这些参与自己的人际关系的,如何进行个性 化地经济的的体验学习等也是用户体验策略的主要问题。 4.总结 如果更多的软件开发者能够进行比较高效的软件开发,并 能和传统文化幼教 APP 的设计开发相互贯通, 更好的柔为一 体,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传统文化在幼教 APP 开发的比重和成功率, 这对幼教 APP 以后的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 时也对于对未来的信息化教育更具有着重要的划时代现实意义。

 

图书馆动态

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室调研小组来我校参观调研

9月7日下午,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旭华,研究馆员、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研究馆员高级编辑李惠民,研究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裴章传,特约研究员、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沈跃春,省政府参事室文史业务处调研员王林松,副主任科员张荣志等一行7人在组长翁飞的带领下莅临我校进行参观调研。校长方东玲、图书馆副馆长陈云光,儒林公司总经理余伯成、副总经理成锋、图书馆馆长杨德平陪同调研小组参观调研。

方东玲代表学校对调研小组莅临幼儿师专参观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调研小组介绍了幼师专办学情况、专业分布及正在进行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有关情况。调研组组长翁飞说明了此次到幼儿师专主要参观调研图书馆全流程服务外包运营管理情况,为我省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陈云光从八个方面向调研小组详细介绍了幼师专图书馆自2014年9月份委托安徽儒林图书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做了汇报。

随后调研小组在方东玲等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校图书馆各阅览室进行了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了图书馆的馆藏、自助借阅等情况,调研小组在参观过程中,对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及先进的自助借还设备等高度赞赏,对校企合作,在全国高校首创实行图书馆全流程外包服务的新模式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如何办好高水平大学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公司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Copyright © ru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7054874号-5